和致政王子融侍郎喜昭文庞相公登庸
感会由来属俊贤,谁知出处更相先。
蒲且卷弋冥鸿日,荀令开池浴凤年。
佚老疏金催具酒,济时商楫正横川。
高风盛德俱难状,留与名山信史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段古文所描绘的是对人才的赞美和尊敬。可以译为:
感慨世有众多杰出人才,没想到他们早已成名。就像蒲且国晾晒着射鸟的工具,荀令使用沐浴之水迎接美好的年华。耆宿们摆放美酒佳肴,济世之才如同江河中的航船。这些令人敬佩的美好品质难以形容,我们将其记录于历史之中,让后人崇敬传颂。
去完善
释义
1. 感会由来属俊贤:感会是得到感应、遇见贵人的意思。
2. 蒲且卷弋冥鸿日:蒲是古代的一种植物,可以制作鱼网;弋是钓鱼的绳子;冥鸿指的是鸿雁,这里指代庞相公。
3. 荀令开池浴凤年:荀令是汉代官员,这里指代宋庠;凤年是凤凰,这里比喻有才干的人。
4. 佚老疏金催具酒:佚老是指隐士;疏金是指拿出黄金。
5. 济时商楫正横川:济时是救助国家;商楫是指船桨,这里指代船只。
去完善
赏析
《和致政王子融侍郎喜昭文庞相公登庸》是一首赞美诗。诗人首先表示感叹,认为在这样的时代能遇到这样的俊才是非常难得的。接下来描述了两位主人公的才华和风骨,他们虽然身份不同,但都各有特点。最后,诗人认为这两位人物的高风亮节和卓越成就很难用言语形容,只有通过历史和记载来流传后世。整首诗充满敬意和对贤才的赞美之情,也显示出诗人对历史传承的重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致政王子融侍郎喜昭文庞相公登庸》是宋代诗人宋庠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公元1068年,正值北宋时期。这一时期,由于仁宗皇帝的统治,国家政治稳重、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宋庠作为一名文人,其人生际遇也与当时的时代背景紧密相连。他与致政王子融、侍郎庞相公等人关系密切,共同见证了这一时期的辉煌盛世。因此,这首诗既表达了诗人对时代的赞美,也体现了诗人在好友升迁之际的喜悦心情。在诗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国家的忠诚,以及他对于文学艺术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