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行
马穿山迳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战马穿越山间的小路,菊花刚开始发黄;任凭马儿悠闲地走,野外的小径漫长。山间的沟谷响起了晚风的声音,山峰默默无声地在夕阳下挺立。棠梨的落叶如胭脂般鲜艳,荞麦花开时散发着如白雪般的清香。为何在吟咏完诗歌之后忽然感到忧郁和悲伤?原来是那村庄的桥梁和原野上的树木让我想起了我的故乡。
去完善
释义
1. 马穿山迳:山迳是指山间小路。这里指骑马穿过山间的小路。
2. 信马悠悠:信马是由韩愈《汴泗交流赠张仆射》诗中的“信马由缰”简化而来,意谓让马儿随意行走,人随意观赏周围的景色。
3. 野兴:在田野中产生的兴致或兴趣。
4. 万壑有声含晚籁:壑是指沟壑;晚籁是指傍晚时的各种声音。这句诗句意味着众多沟壑中传来各种各样的声音。
5. 数峰无语立斜阳:斜阳即夕阳。这句话表达的是几座山峰静静地矗立在夕阳之下。
6. 棠梨叶落胭脂色:胭脂色是指红色中带有一点黑色。这句话描绘的是棠梨树叶落在地面上呈现出的色彩。
7. 荞麦花开白雪香:荞麦花盛开时,花朵洁白如雪,散发出香气。
8. 何事吟余忽惆怅:何事指为什么事情;吟余指作诗后的余兴;惆怅指因失意或不满而心事重重。这句话是问自己为什么会突然感到惆怅。
9. 村桥原树似吾乡:村桥是指乡村的桥;原树是指原野上的树木。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发现眼前的乡村风景与他的故乡相似而产生的亲切感。
去完善
赏析
《村行》是宋代诗人王禹偁的一首描绘农村风光的诗作。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全诗结构紧凑,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堪称田园诗歌的佳作。
首联“马穿山迳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诗人骑着马在山间小径穿行,正值菊花初开的时候。他信马由缰,任凭马儿在山野中游荡,心中充满了悠然自得的情趣。这一联通过骑马穿行于山间小径的场景,展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情,为整首诗奠定了轻松愉快的基调。
颔联“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诗人以细腻的观察力,捕捉到了大自然中的声音和动态。傍晚时分,山谷中回响着各种声响,如天籁之音;而远处的高峰则静静地伫立在夕阳下,仿佛在诉说着什么。这一联通过对山谷和山峰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颈联“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诗人又以鲜明的色彩和浓郁的香气,描绘了秋天的丰收景象。棠梨树叶凋落时呈现出胭脂般的红艳,而荞麦花开时则散发出如白雪般的清香。这一联通过对棠梨树叶和荞麦花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丰收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丰收的喜悦和对自然的赞美。
尾联“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诗人忽然想起了自己的故乡,心中涌起了一阵惆怅。眼前的乡村风景如此熟悉,好像就是他的家乡。这一联通过对诗人情感的描绘,点明了诗的主题——乡愁。诗人通过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村行》是宋代诗人王禹偁的一首田园诗,创作于公元985年左右。
在这首诗的创作时期,北宋王朝刚刚建立不久,历经五代十国的战乱之后,国家正逐步走向稳定和繁荣。然而,社会的经济状况仍不乐观,农村地区的民生问题尤为严重。面对这一现实,文人墨客们纷纷以诗歌表达自己对国家治理的忧虑和对民生的关注。
王禹偁作为一位关心国事的士人,他的一生都在为国家和百姓而奔波。他在诗中表达了对自己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家乡美好景色的赞美。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田园风光图,展现了诗人在战乱过后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