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山十景 其一 苏堤春晓
孤山落月趁疏钟,画舫参差柳岸风。莺梦初醒人未起,金鸦飞上五云东。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寂静的山林中,一轮明月悄悄落下,伴随着稀疏的钟声。月光洒在湖面,游船错落有致,柳树轻拂着岸边。黄莺儿从美梦中醒来,人们还在沉睡,金色的乌鸦展翅飞向东方的天际。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孤山:即西湖中的孤山,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景区内,以梅著称,是中国著名的赏梅胜地。
2. 落月:指月亮降落。
3. 疏钟:稀疏的钟声。
4. 画舫:装饰华美的游船。
5. 参差:此处形容船行的样子。
6. 柳岸风:柳树旁边的风声。
7. 莺梦:指黄莺的梦境。这里可能指的是黄莺在春天的清晨鸣叫,仿佛是刚从梦中醒来。
8. 金鸦:古代对太阳的别称。
9. 五云:五色瑞云,象征吉祥。
去完善
赏析
《湖山十景 其一 苏堤春晓》赏析:
首句“孤山落月趁疏钟”描绘了夜晚的宁静景象。月亮西沉,钟声悠远,这两者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孤山与疏钟的结合,既体现了西湖的美景,又突显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感度。
次句“画舫参差柳岸风”,描述了早晨的画舫、柳树和风。船只、柳枝在晨风中摇曳生姿,展现了春天的生机盎然。这句诗将湖面、柳岸和春风融合在一起,表达了春天来临时西湖的独特韵味。
“莺梦初醒人未起”进一步传达了春光的美好与宁静。黄莺在梦中醒来,人们还在沉睡,这表达了西湖之晨的宁静之美。通过莺梦与人睡的对比,强调了自然界生命的活力。
末句“金鸦飞上五云东”以金鸦飞翔的景象作为结尾,暗示了时间的流逝。金鸦指的是太阳,五云则是天空的云彩。随着太阳升起,云彩渐渐消散,整个画面充满了动态的美感。这首诗以其生动形象的画面、富于变化的视角以及深邃的情感,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充满生机的春晓图。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湖山十景 其一 苏堤春晓》是南宋诗人王洧所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描绘了西湖的美景以及春天初至时的景色变化,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末年(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相对繁荣的时期。当时,杭州作为南宋的都城,经济和文化发展迅速,西湖成为了文人墨客汇聚的地方,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在这个时期,王洧作为一名文人,他的生活轨迹和时代背景密切相关。他可能因为战乱或仕途不顺而流寓杭州,在这里他找到了心灵的慰藉,将西湖的美景化作诗篇传颂后世。
从时代背景来看,南宋末年是一个社会矛盾激化的时期,北方金国的入侵使得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但同时江南地区却因为远离战争而被保护得较为完好,经济文化得以相对繁荣。这一时期的文人墨客们在面对国家危机时,常常通过寄情山水、抒发个人情怀来表达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因此,王洧的这首《湖山十景 其一 苏堤春晓》既是对西湖美景的赞美,也是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更表达了他对这个时代的忧虑和期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