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晚泛草塘有鱼入舟呼童脍之适见瑞莲骈植与客

标题包含
晚泛草塘有鱼入舟呼童脍之适见瑞莲骈植与客
草塘晚泛亦佳哉,谁为贫谋献脍才。 自入船来银泼刺,且留客共月徘徊。 不须溪友投竿线,径与诗人上酒杯。 着意出奇殊未也,柳边又报瑞莲开。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方岳(1232年-1302年),字巨山,号秋崖,南宋诗人。他出生于浙江淳安,祖籍安徽桐城。 方岳年轻时家境贫寒,但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他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直到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年)才中进士...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草塘夜景真美妙,何人为贫困者献佳肴? 银鱼翻腾落入船,邀请客人共赏月。 无需溪边钓友来,与诗人举杯共饮。 精心营造这奇妙时刻,柳树旁又传来瑞莲花开的消息。
去完善
释义
草塘:指长满水草的池塘。晚泛:指晚上在池塘中划船游玩。 贫谋:指的是为解决贫困问题而进行的谋划或对策。这里可以理解为捕鱼以供生活所需。 银泼刺:形容鱼在水中跳跃的样子,“银”是对鱼的形象比喻,强调了鱼的颜色和光泽。 瑞莲:指吉祥如意的莲花。骈植:指并列种植。这里用以描述莲花盛开的景象。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草塘游船、吃鱼赏莲的生动画面。首句“草塘晚泛亦佳哉”以朴实的语言开篇,让人感受到了作者出游的喜悦心情。接下来,诗人在描述鱼跃入舟的场景时,运用了“自入船来银泼刺”这样的生动形象的语言,让读者仿佛能亲眼看到银色跳跃的鱼。然后诗人转向描写宴会,以及诗人和客人共赏的美景,不仅表达了诗人愉悦的心情,还展现了其洞察生活细节的独特视角。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方岳的作品,创作于他晚年时期。在这个时期,方岳经历了许多人生的起起落落,曾在官场得意,又因直言进谏而遭到贬谪。这种人生阅历使他对世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诗歌创作产生了更深的感悟。 在方岳生活的时代,南宋正处于一个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的时期。皇帝昏庸无能,权臣当道,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方岳作为一名官员,对这些现象深感痛心,曾多次上疏抨击时政,呼吁改革。然而,他的努力并未能改变现实的状况,反而使他遭到了排挤和打击。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方岳写下了这首《晚泛草塘有鱼入舟呼童脍之适见瑞莲骈植与客》。诗中描述了他在傍晚时分泛舟草塘的情景,以及捕鱼、赏莲、与客共欢的愉悦时光。然而,这种宁静的生活并不能掩盖他内心的忧虑和愤懑。通过对美好景色的描绘,他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