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次徐相公韵十首·岳飞

标题包含
次徐相公韵十首·岳飞
战守京河不下鞍,臣图恢复不图官。 十年南渡客头白,万里北征戎瞻寒。 叛桧班师金诏急,留飞赤子泪嗥乾。 可怜身死莫须有,从此王墓未得宽。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行海,俗名李行海,字宗源,号雪堂,法号释行海。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诗僧,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在宋宁宗、宋理宗时期(约1195-1264年)。 释行海出生于浙江台州府临海县(今浙江省临海市)的一个...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京河:指南宋首都临安附近的水域,可能指钱塘江或西湖等。 2. 臣图恢复不图官:这句表达了作者岳飞的理想,即收复失地,而不是追求个人的官职地位。 3. 南渡:指南宋皇室南迁的事件,这次迁移导致了南宋与金国的对峙局面。 4. 北征:指的是北伐中原的战争,岳飞曾参与过多次北伐战役。 5. 叛桧:指秦桧,他在历史上以卖国求荣的形象出现,这里用“叛”字表达了对他的谴责。 6. 金诏:金国皇帝发布的命令。 7. 留飞赤子泪嗥乾:表达出百姓对岳飞的怀念之情。 8. 莫须有:这句表达了作者对岳飞死因的愤懑,他因被秦桧陷害而死。 9. 王墓:指岳飞墓。 10. 宽:这里指墓地的面积大小。
去完善
赏析
本诗为《次徐相公韵十首·岳飞》中的一部分,诗人通过对岳飞英勇事迹的描绘,表达了对这位伟大将军的敬仰之情。诗人首先描述了岳飞的英勇战斗精神,他坚守疆土、永不言败的精神风貌,“战守京河不下鞍”生动地展现了他的英勇本色。同时,他还关注国家大事,始终以恢复祖国河山为己任,而不是追求个人功名。接下来的诗句则是描述了岳飞的忠诚与无畏,他的一生都在为国家而战,即使面对困难的形势也毫无退缩之意。 然而,令人痛惜的是,在叛桧谗言下,岳飞被迫撤回,含泪告别了还未收复的河山。最后两句则是对岳飞冤死的悲痛,由于莫须有的罪名,他最终被处以极刑,无法享受到应有的荣誉和尊重,连陵墓都未能得到应有的尊敬。整首诗以沉痛的笔调表达了诗人对岳飞壮志未酬的惋惜以及对黑暗现实的愤怒。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次徐相公韵十首·岳飞》是由南宋著名诗人释行海创作的,具体时间无法确定,但可以从诗中描绘的历史背景来判断,大致是在南宋时期(1127-1279年)。 在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南北宋交替的动荡时期,金兵南下侵扰中原地区,民生疾苦,局势紧张。而诗人释行海当时生活在江南一带,亲眼目睹了战乱给百姓带来的痛苦。他的诗篇以此为核心,表达了对民生的关注以及对英雄的敬仰之情。 值得一提的是,诗中的“徐相公”指的是岳飞,他是南宋抗金名将,曾数次大败金兵,为南宋立下了赫赫战功。然而,由于当时的政治环境复杂,岳飞最终遭受陷害,含冤而死。这段历史激发了诗人对岳飞的敬仰和同情之心,也使他对社会的正义感和责任感有了更深的认识。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