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延平阁

标题包含
题延平阁
双溪会一流,新搆横鲜赭。 浮居紫霄端,卧影澄川下。 峡深风力豪,石峭湍声泻。 古剑成蛰龙,商帆来阵马。 晴光转群山,翠色著万瓦。 汀洲生芳香,草树自闲冶。 主郡王士安,高文勇枚贾。 顾我久疎悴,霜髭渐盈把。 临津张广筵,穷昼传清斝。 舞鼍惊浪翻,歌扇娇云惹。 欢余适晚霁,望外迷空野。 曾是倦游人,意虑亦潇洒。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蔡襄(998年-1067年),字君谟,福建路兴化军仙游县(今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和茶学家,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并称为“宋四家”。 蔡襄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双溪汇合一处,新建的房屋在阳光下闪耀着红褐色。 漂浮在紫霞端的居住处,倒影静静地躺在大河之下。 峡谷幽深,风力强劲;峭立的岩石间,流水如瀑倾泻而下。 古老的剑似乎成了蛰伏的龙,商人驾船缓缓而行。 晴朗的光线洒满群山,翠绿的树木映衬在千万片瓦中。 水边洲渚传来阵阵芳香,草木繁茂,自然和谐。 主人是郡中的王公贵族,他的诗文华美而大胆。 见我很久未见,头发斑白,渐渐花白。 在河边铺张大宴,白天也会传出清酒的声音。 舞姿优美如翻江倒海,歌声美妙似引人入胜的云朵。 欢乐过后,傍晚时分,天气放晴,空旷的原野让人心旷神怡。 曾经是个厌倦旅游的人,如今心境也变得轻松愉快。
去完善
释义
1. 延平阁:位于福建省南平地区的一处古迹。 2. 双溪:指福建的闽江与建溪两条河流。 3. 新搆:新修的建筑。横鲜赭:形容延平阁在江河之间的壮丽景象。 4. 浮居:漂浮在水上的阁楼。紫霄:形容高峻的山峰。 5. 卧影:指阁楼的倒影。澄川:清澈的江水。 6. 峡深:峡谷深邃。风力豪:风势强烈。 7. 石峭:险峻的岩石。湍声泻:湍急的水流声音。 8. 古剑:古代名剑。这里代指延平阁所在地的历史文化。 9. 蛰龙:冬眠的龙。这里形容古剑藏于阁中。 10. 商帆:商人用的船帆。阵马:排列整齐的马队。 11. 晴光:阳光。翠色:绿色。著万瓦:指绿色的植被覆盖在屋顶上。 12. 汀洲:水中的小块陆地。芳香:香气。 13. 草树:草木。闲冶:悠闲自得的样子。 14. 王士安:作者的朋友,曾任福州太守。 15. 高文:高雅的文章。勇枚贾:勇于赞美对方。 16. 疏悴:疏远憔悴。霜髭:花白的胡子。盈把:满把。 17. 临津:靠近河边。张广筵:摆设丰盛的酒宴。 18. 穷昼:白天结束的时候。传清斝:传杯饮酒。 19. 舞鼍:跳舞伴奏的鼓点。 20. 歌扇:唱歌时摇动的扇子。娇云惹:形容歌声动人。 21. 晚霁:傍晚雨后天晴的景象。 22. 望外:视野之外的地方。 23. 意虑:心情。潇洒:无拘无束的样子。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的诗篇。诗人通过细致的观察,生动地描绘了延平阁周边的风景:双溪汇合处,一座崭新的建筑矗立在岸边;在紫霄端的上方,楼阁的倒影静静地映在平静的江水中。峡谷幽深,风声呼啸而过,巨大的岩石和汹涌的水流构成了令人惊叹的景象。这里就像一把沉睡的古剑,又像一群奔腾而来的战马。诗人在此感受到的是大自然的壮观与生命的力量。 诗中的色彩和氛围相互映衬,晴光下的群山、翠色的屋顶,还有芬芳的汀洲,都是诗人心中的美好景象。对于忙碌的都市人来说,这种宁静、纯美的环境无疑是一种心灵的洗礼。而在这些美丽的景色中,还有一个重要的角色——“主郡王士安”,他才华横溢,是诗人的好友,他们的友情在这首歌颂自然的诗篇中得到了体现。 全诗以“曾是倦游人,意虑亦潇洒”作为结束,表达了诗人厌倦世俗纷扰的心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这里,自然景色与人文精神的交融,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更深层次的意义,它不仅是对景色的赞美,更是对人类精神生活的思考与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延平阁》是北宋著名文人蔡襄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北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蔡襄时任福州知州。 在蔡襄任职福州期间,他关心民生,勤于政务,积极推进地方建设。在此期间,他主持修建了延平阁,用以纪念闽越王无诸。在延平阁建成后,蔡襄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诗篇。 当时,北宋社会相对安定,经济和文化发展迅速。然而,随着官僚体制的腐败和社会矛盾的加剧,各种社会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蔡襄作为一名有良知的官员,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民生、维护国家利益。他创作这首诗歌,既是对闽越王的缅怀,也是对自己使命的期许。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