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坐同杨文叔赋
浮云忽已没,仰视天正碧。
凉风落我庭,燕子飞不息。
门无车马宾,巾屦得自适。
顾惭无所为,乐此朝与夕。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天空中的云朵飘散而去,抬头看向天空,颜色一片碧蓝如洗。凉爽的微风轻轻吹过我的庭院,燕子欢快地飞来飞去,一刻也不停歇。门前没有络绎不绝的宾客,我穿着便鞋,独自悠然自得。回顾自己的生活,虽然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成就,但我却乐在其中,享受每一天的早晨和黄昏。
去完善
释义
1. 浮云:飘动的云彩。
2. 忽已没:突然间消失不见。
3. 仰视天正碧:抬头看天空一片碧蓝。
4. 凉风:凉爽的风。
5. 落我庭:吹过我的庭院。
6. 巾屦:头巾和鞋子,泛指日常穿着。
7. 得自适:可以自我舒适地生活。
8. 顾惭:内心感到羞愧。
9. 无所为:没有做成什么事业。
10. 乐此朝与夕:喜欢这种清晨和傍晚的生活。
去完善
赏析
《晚坐同杨文叔赋》是北宋诗人韩维的一首写景诗。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表达了作者与友人共度宁静时光的愉悦心情。诗歌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季傍晚的景色:浮云消逝,天空湛蓝;凉风吹过庭院,燕子飞翔不停;门前没有车马喧闹,可以悠然自得地穿戴衣冠。作者为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中度过每一天的清晨和黄昏而感到欣慰,尽管没有什么作为,但仍乐于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晚坐同杨文叔赋》,是北宋时期著名文人韩维所创作的。诗中的“晚坐”一词表明了这是诗人对傍晚时分静坐的描绘,而“同杨文叔赋”则说明了这是他与友人杨文叔共同创作的作品。
在北宋时期,科举制度已经非常完善,文人骚客纷纷投身于文学创作,以展示自己的才华。韩维作为当时著名的文人,他的作品在当时受到了很高的评价。他在文学创作上的成就,得益于他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个人经历。
在这一时期,北宋王朝正处于鼎盛阶段,经济、文化发展迅速,人们对文学艺术的追求也日益高涨。韩维所处的时代,正是北宋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时期,这种社会环境对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韩维在与友人杨文叔共同创作这首诗时,他们可能在一次傍晚的聚会中,欣赏着美丽的景色,感叹时光流逝,从而激发了他们创作的灵感。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这个宁静的时刻,对友谊、自然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