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陈同甫
古来材大难为用,纳纳乾坤著几人。
但把鸡豚燕同社,莫将鹅鸭恼比隣。
世非文字将安托,身与儿孙竟孰亲。
一语觧纷吾岂敢,祇应行道亦酸辛。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古来材大难为用":意思是自古以来,有才能的人常常难以得到重用。其中,“材大”指的是才能出众的人;“难为用”表示这些人很难被社会所接纳和使用。
2. "纳纳乾坤著几人":意思是在广大的天地之间,能够施展才华的又有几个人呢?其中,“纳纳乾坤”表示广阔的天地;“著几人”指的是很少一部分人。
3. "但把鸡豚燕同社":意思是只要能跟同乡的朋友共享鸡肉猪肉的宴席就心满意足了。其中,“鸡豚”指鸡肉猪肉;“燕”意为宴饮;“同社”指的是同乡的朋友。
4. "莫将鹅鸭恼比隣":意思是不必因为养鹅养鸭这类琐事去打扰邻居。其中,“鹅鸭”指的是家禽;“恼比隣”是指引起邻居的不满或烦恼。
5. "世非文字将安托":意思是这个世界如果不需要通过文字来表达,那么我又该如何寄托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呢?其中,“文字”代指文学创作;“将安托”表示我该以何种方式寄托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6. "身与儿孙竟孰亲":意思是对于自己来说,到底是自身还是子孙更亲近些呢?其中,“身”指作者自己;“儿孙”指作者的子孙后代;“竟孰亲”表示比较谁更亲近。
7. "一语觧纷吾岂敢":意思是我哪敢凭借一句话就能解决世间的纷争呢?其中,“一语解纷”指一句话就能解决纷争;“吾岂敢”表示自己不敢如此自负。
8. "祇应行道亦酸辛":意思是即使我按照正道行事,也会感到心酸辛苦。其中,“行道”指按正道行事;“酸辛”表示心酸辛苦的感觉。
去完善
赏析
《寄陈同甫》这首诗歌以感慨的古调开篇,陈傅良抒发怀才不遇之情。首联提出“古来材大难为用”的论题,颇有生不逢时的苍凉感;接着在颔联描画出农村生活的场景,突出人际关系的和谐,使诗作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颈联转向个人境遇的思考,感叹文人的命运多舛和亲情之深厚。尾联则传达出诗人忧国忧民的责任感和坚定不移的信念,整体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社会风情画。这首诗的语言质朴而自然,深沉的情感表达中流露出深邃的人生哲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陈同甫》是南宋诗人陈傅良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公元12世纪中期。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朋友陈同甫的思念之情和对故乡的眷恋。
在12世纪中期,南宋政权已经建立,但国家仍处于内外交困的状态。北方金国不断南下侵扰,国内政治腐败、民生疾苦。在这个时期,许多文人志士纷纷投身抗金事业,希望通过改革政治、加强国防来挽救国家的危亡。陈傅良和陈同甫都是这一时期的爱国志士,他们相互勉励,共同为国家的前途命运担忧。
陈傅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以文才著称,但他并未因文才而陶醉,而是关注国家大事,关心民生疾苦。他与陈同甫交情深厚,彼此互相关照,共同成长。在这首诗歌中,陈傅良表达了他对陈同甫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他希望有一天能够回到家乡,与友人共度美好时光。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