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杨秋日西郊 其二
瓜花零落豆花繁,秋入隋家旧苑看。
水调遗音今寂寞,空余坏道泻哀湍。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花朵凋谢的瓜园中,豆花盛开得缤纷多彩,秋天时进入隋家的故居花园一观。水边的调子已经消失,如今只留下寂寞的声音,只有废弃的小径与潺潺的溪流诉说着悲哀。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维扬:即扬州,位于江苏省中部偏北。
2. 释道潜:北宋著名诗僧。
3. 瓜花:即瓜类花朵。
4. 零落:凋谢、枯萎。
5. 豆花:豆科植物的花朵。
6. 秋入:秋天到来。
7. 隋家旧苑:隋朝的皇家花园,这里指代扬州地区的园林景观。
8. 水调:唐代乐府曲名,此处用以形容流水声。
9. 遗音:流传下来的音乐。
10. 寂寞:冷清、寂静。
11. 空余:只剩下。
12. 坏道:废弃的道路。
13. 泻哀湍:流淌着悲伤的溪流。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隋朝故都西郊的秋天景色。首句“瓜花零落豆花繁”写秋天植物的变化,借以表现季节的更替;次句“秋入隋家旧苑看”进一步描绘秋天的景象,引领读者领略隋代宫苑的历史氛围。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历史的沉思和对现实的观察。
三、四两句是诗人关于音乐和自然的想象与感慨:“水调遗音今寂寞,空余坏道泻哀湍。”其中,“水调遗音”是隋炀帝时所制的一种歌曲,代表繁荣一时的隋朝盛世,如今已消失,使人感到空虚寂寞;“坏道泻哀湍”是说沿路听到流水声像是在诉说着悲哀的情感。这里既揭示了隋朝历史的兴衰无常,也表达了诗人面对历史遗迹的沉痛心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维杨秋日西郊 其二》是宋代诗人释道潜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世纪末至12世纪初,也就是北宋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经济和文化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释道潜(1045-1102),本名潘德兴,字子兰,自号“妙总居士”,浙江金华人。他是北宋著名诗人和僧人,作品以山水诗和咏史怀古诗为主,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他生活在北宋中晚期,这一时期社会矛盾逐渐激化,官场腐败严重,文人墨客多表现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在《维杨秋日西郊 其二》一诗中,释道潜通过对秋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感慨。维杨(今江苏扬州)地处长江下游,当时是一个繁华的商业城市,西郊则是风景秀丽的游览胜地。诗人借景抒情,抒发了自己对故乡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