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
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那株梧桐树似乎并不甘心就此凋零,即使仅剩几片叶子,仍在迎风发出声响,展示着顽强的生命力。
去完善
释义
梧桐:落叶乔木,常象征高洁品质。
去完善
赏析
全诗以静谧的秋夜为背景,通过描写空旷无人的庭院与澄澈的秋月,营造出一种冷清而幽远的氛围。首句“庭户无人秋月明”奠定了孤寂的基调,而“夜霜欲落气先清”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清冷之感。后两句笔锋一转,聚焦于梧桐树叶,借其在寒风中摇曳发声,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和意志,展现了生命的倔强与不屈。整首诗虽短小精悍,却蕴含深意,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坚韧态度以及对生命力的由衷赞叹。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时期,作者张耒正处于人生低谷。作为一个富有才情却仕途坎坷的文人,他在一个秋夜独坐庭院,感受着清冷的秋意。此时的张耒经历了诸多人生起伏,内心充满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寂静的庭院、明亮的秋月触发了他的诗思,让他在萧瑟的秋景中寻觅生命的韧性与意义,于是写下了这首寄托深远的《夜坐》。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