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内
袅袅秋风度泬寥,卧闻微雨打芭蕉。
黄花篱落重阳近,白髪江津客路遥。
家信隔年新恨过,箧衣经暑旧香消。
小槽正想珍珠滴,海舶来时寄一瓢。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轻轻的秋风慢慢吹过,寂静无声,躺在床上听到细细的雨声轻轻地打在芭蕉叶上。黄色的菊花落在篱笆墙上,重阳节渐渐来临;而我的头发已经变白,还在异乡的路上徘徊。家乡的来信已经时隔一年,新愁旧恨交织;箱子里尘封已久的衣服经过夏天已失去了往日的芬芳。我想要喝点美酒解闷,等那船从远方回来,再给我捎来一瓢吧。
去完善
释义
《寄内》:这是一首表达离家在外的诗人对妻子思念的诗。
1. 袅袅:形容声音悠扬起伏。
2. 度:度过。
3. 泬寥:这里指空旷的野外环境。
4. 微雨:细雨。
5. 打:拍打。
6. 芭蕉:植物名,其叶子宽阔,可以用来比喻宽广的世界。
7. 黄花:黄色的菊花,代表秋天。
8. 篱落:用竹子或树枝编成的围墙,常用于乡村人家。
9. 重阳: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日,有登高赏菊的习俗。
10. 白髪:白发,形容年纪大的人。
11. 江津:长江边的渡口,这里代指诗人的家乡。
12. 客路:外地,这里指诗人离家在外的地方。
13. 家信:给家人写的信。
14. 新恨过:新添的愁绪过去了。
15. 箧衣:箱子里的衣服,这里指妻子的衣物。
16. 经暑:经历了一个夏天。
17. 旧香消:旧日的香气已经消散。
18. 小槽:存放美酒的小槽。
19. 珍珠滴:形容美酒醇厚如珍珠般珍贵。
20. 海舶:海上行驶的船只。
21. 寄一瓢:寄送一瓢美酒。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名为《寄内》,是诗人李光写给妻子的一首诗。诗中的"内"指的是妻子,"寄内"就是给妻子的信。全诗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在异乡思家的情感。
首联"袅袅秋风度泬寥,卧闻微雨打芭蕉",诗人通过描述秋风、微雨和芭蕉等景物,营造出一种孤独、寂寥的氛围,表达了自己在异乡漂泊的心情。颔联"黄花篱落重阳近,白髪江津客路遥",诗人以重阳节将至和远方的家人相隔甚远为对比,进一步深化了思乡之情。颈联"家信隔年新恨过,箧衣经暑旧香消",诗人想到去年的家书和换季的衣服,流露出对家人的关心和思念。尾联"小槽正想珍珠滴,海舶来时寄一瓢",诗人想象家中美味的珍珠米,期盼着远方的船只带来家乡的味道,传达出对家乡的深切眷恋。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内》是南宋诗人李光寄赠给他妻子的诗。这首诗创作于宋高宗绍兴二十六年(公元1156年)。当时李光因直言敢谏,触怒秦桧等权臣,被贬至海南昌化军安置。此期间,他与家人分别,生活困苦,心情沉痛。
在南宋时期,政治环境复杂多变,秦桧等奸臣当道,正直的士人受到打压。李光作为一位忠诚于国家、敢于直言的政治家,在这期间遭遇了不公平的待遇。尽管如此,他仍然坚守信念,以诗歌抒发自己的情感。
《寄内》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妻子深沉的爱意和无尽的思念。在艰难时刻,家人的支持和理解对于诗人来说显得尤为珍贵。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家庭的责任感和对生活的热爱,以及他在逆境中的坚韧品质。
去完善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