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徐童子弹琴极聪慧诗勉其学

标题包含
徐童子弹琴极聪慧诗勉其学
髧如丫角垂两耳,口诵黄庭调绿绮。 诸公拂榻乃肯留,疑是前时徐孺子。 我琴挂壁久不弹,浙声分作蜀声看。 但得古人指下趣,转觉良工心事难。 欣然过我同一笑,旧曲重闻如再少。 咸韶本自凤凰鸣,筝笛任夸蚯蚓窍。 孺子孺子年更痴,十三大胜陶家儿。 阿端不识六与七,随分牵衣觅梨栗。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石(1802年-1855年),原名李秉礼,字贞吾,号顽白,又号星舫,江苏昆山人。清朝官员、学者、诗人。 李石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道光十五年(1835年)中举人,历任内阁中书、国子监学正等...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头发如同双丫髻下垂的两耳,口中念着《黄庭经》弹奏着绿色的琴弦。各位大人都整理好了座位才愿意留下,仿佛像是以前的徐孺子那样受人尊敬。我的琴挂在墙上已经很久没有弹过了,浙江的音色和四川的音色交织在一起。只要能感受到古代人指尖下的趣味,反而觉得优秀的工匠制作起来有诸多难处。高兴地来拜访我,一同欢笑,重新品味过去的曲子好像又年轻了几岁。古时的音乐本来就像凤凰的鸣叫,筝和笛的演奏虽然出色,但它们的声音却像蚯蚓的洞穴一样嘈杂。孺子这个年纪还比较天真无邪,十三岁的他远远胜过陶渊明的儿子。阿端还不知道六和七的区别,自然地拉着衣服寻找他的糖果和栗子。
去完善
释义
1. 髧如丫角垂两耳:髧,头发下垂的样子。丫角,丫髻,女孩的发式。形容女孩发型。 2. 口诵黄庭调绿绮:黄庭,道教经典《黄帝内经》;绿绮,古代名琴之一。这里借指弹琴。 3. 诸公拂榻乃肯留:诸公,各位官员;拂榻,整理床铺。整句意思是,各位官员整理好床铺邀请他留下。 4. 疑是前时徐孺子:徐孺子,东汉名士徐稚的尊称。这里是说这个少年像过去的徐孺子一样贤能。 5. 我琴挂壁久不弹:我的琴挂在墙上很长时间没有弹过了。 6. 浙声分作蜀声看:浙,浙江地区;蜀,四川地区。这里是指将浙派和蜀派的琴声进行比较。 7. 但得古人指下趣:指下趣,弹琴的技巧。整句意思是,只要能领会古人的弹奏技巧。 8. 转觉良工心事难:转觉,逐渐觉得;良工,技艺高超的匠人。整句意思是,渐渐觉得技艺高超的匠人在制作乐器时的用心不容易。 9. 欣然过我同一笑:欣然,愉快地;一笑,表示友好。整句意思是,高兴地过来和我打个招呼。 10. 旧曲重闻如再少:旧曲,之前的曲子;再少,重返年轻。整句意思是,重新听到之前的曲子感觉自己又变年轻了。 11. 咸韶本自凤凰鸣:咸韶,周朝音乐;凤凰鸣,传说凤凰的叫声如唱歌般美妙。整句意思是,周朝的音乐本身就如同凤凰的鸣叫一般美妙。 12. 筝笛任夸蚯蚓窍:筝笛,古筝和笛子;蚯蚓窍,蚯蚓的洞穴,用来比喻狭窄的空间。整句意思是,筝笛尽管在狭小空间内演奏,依然显得悦耳动听。 13. 孺子孺子年更痴:孺子,对年轻人的称呼;痴,天真无邪。整句意思是,这个年轻人越来越可爱了。 14. 十三大胜陶家儿:十三,这个少年的年纪;陶家儿,陶渊明的儿子。整句意思是,这个十三岁的少年比陶渊明儿子还要优秀。 15. 阿端不识六与七:阿端,小孩子的昵称;不识六与七,表示年纪尚小,还不认识数字。整句意思是,小孩子还不知道数字六和七。 16. 随分牵衣觅梨栗:随分,随便;牵衣,拉着衣服;梨栗,水果。整句意思是,随便拉着大人的衣服去找吃的。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少年聪慧的诗,诗人以徐童子的形象来表达对少年的期望和勉励。诗人描绘了徐童子弹着琴的情景,表达了他对音乐美的享受以及对徐童子才能的赞誉。同时,诗人也对“孺子”提出了建议和鼓励,希望他能够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艺。这首诗充满了哲理和教育意义,既表现了诗人对音乐的热爱,又传达了对后辈的期许和关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徐童子弹琴极聪慧诗勉其学》,是宋代诗人李石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宋哲宗时期(1086-1100年)。这个时期,北宋社会相对稳定,文化繁荣,文人墨客以诗歌唱和为风尚。 在创作这首诗时,李石正值中年,他在文学、史学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作为一位才子,他深感学识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因此他希望通过这首诗勉励年轻人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 在这首诗中,李石描绘了少年徐童子聪明好学、弹琴技艺高超的形象,并以此为契机,鼓励徐童子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学问和修养。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音乐和文学的热爱,以及他们对于后辈的期许和责任。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