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严子陵

标题包含
严子陵
怕被刘郎认故人,披裘钓泽隠余生。 无端伸足龙床上,多却严陵一姓名。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严子陵:东汉高士,名严光,字子陵,今浙江桐县人。曾受学于九江太守范仲淹,游学长安时与汉光武帝刘秀交情深厚。刘秀即位为帝后,他改名隐居,终身不仕。 2. 刘郎:指刘秀。 3. 披裘钓泽:披裘,穿着粗劣的衣服;钓泽,在江河湖泊边钓鱼。这里指的是严子陵过着隐逸的生活。 4. 无端伸足龙床上:指汉光武帝刘秀寻友,误将严子陵当作宦官,命人将其捉拿,而严子陵则在被捕时无意间将脚伸出床外,才被认出身份。 5. 多却严陵一姓名:意谓刘秀找错了人,把严子陵误认为宦官,因此多了一个“严陵”的名字。
去完善
赏析
《严子陵》这首诗歌描述了严子陵的隐居生活以及他与刘邦之间的渊源。诗人通过“怕被刘郎认故人”一句表现出严子陵在钓鱼泽时的谨慎态度,暗示了他与刘邦之间的关系复杂。接下来的诗句“披裘钓泽隠余生”则描绘了严子陵在渔村的隐逸生活,表达了他对平静生活的向往。然而,在最后两句“无端伸足龙床上,多却严陵一姓名”中,诗人提到严子陵在龙床上的故事,使得他的名字广为流传。这表明了严子陵在历史上的地位,同时也揭示了他在民间传说中的形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严子陵》是南宋诗人叶茵创作的一首古体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78年左右,即宋孝宗淳熙年间。此时正值南宋中期,朝廷腐败、民不聊生,而叶茵身为一位普通的农村士人,对民生疾苦感同身受。 在创作这首诗时,叶茵的人生际遇并不如意。他自幼勤奋好学,但因家境贫寒,科举屡次落第,未能实现报效国家的理想。然而,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关心并未因此而减弱,反而更加关注民间的疾苦。 同时,这一时期的社会背景也非常复杂。一方面,南宋政府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地位,对民间的反抗力量进行了严厉的镇压;另一方面,北方的金国对南宋虎视眈眈,两国关系紧张。在这样的背景下,叶茵将目光投向了那些关心民生、忧国忧民的古人,如严子陵等,希望通过缅怀他们的光辉事迹,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