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云安下偶成

标题包含
云安下偶成
轻波飐鸭头,小艇翔燕尾。 风沙三十程,云水一千里。 雪尽晚寒轻,日长春睡美。 汀芜翘碧茅,岸树裹红蘂。 江浮清镜中,山入翠屏里。 蜀鸟已惊心,巴猿犹恻耳。 竹节数名滩,桃花验新水。 谷鶑歌尚慵,樯燕舞何喜。 落日浪镕金,残花风翦绮。 斯游兴最多,了不知行止。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轻轻泛起的水波拍打着鸭子的头部,小船如飞翔的燕子划过水面。 经过漫长的三十个旅程,穿越了一千里的山水之间。 随着冬日的结束,夜晚的寒冷渐渐减轻,春天的阳光使得白日变得更加美好,于是沉沉睡去。 堤岸上绿色的小草挺拔生长,河岸边的树上花朵包裹着红色的蕊心。 江水倒映在清澈的镜子里,山峦翠色如同屏风一般嵌在其中。 巴蜀之地的鸟儿让人心生惊异,巴山猿猴的声音让人心生恻隐之情。 沿着竹节状的山石和河床前行,数着一个个险滩;而桃花的盛开则预示着春水的清新。 山谷间的黄莺歌声动听却慵懒,船桅上的燕子翩翩起舞,喜悦无限。 夕阳下的波浪金光闪闪,凋谢的花朵在风中犹如剪裁精致的丝织品。 这次旅行让人兴致盎然,流连忘返于风景之中,忘记了行程的开始与结束。
去完善
释义
1. "轻波飐鸭头":飐,吹动;鸭头,指水面上的波纹。这句话描绘的是微风吹拂水面,形成轻轻波动的场景。 2. "小艇翔燕尾":燕尾,燕子的尾巴形状;翔,飞翔。这句诗表达了小船在水上自由漂浮的意境。 3. "风沙三十程":程,路程。这一句是说经过的风尘和沙漠长途跋涉的路程已有三十次。 4. "云水一千里":形容作者走过了一千里的山水旅程。 5. "雪尽晚寒轻":晚寒,冬天的寒气;轻,减弱。描述的是冬天即将过去,寒气逐渐变弱的景象。 6. "日长春睡美":春天白天较长,故而容易困倦,睡美是指因睡觉而感到美好。 7. "汀芜翘碧茅":汀,水边平地;芜,杂草;翘,挺立;碧茅,绿色的茅草。这句话的意思是水边的杂草和绿色茅草交错挺立。 8. "岸树裹红蘂":岸树,河岸边的树木;裹,包裹着;红蘂,红色的花蕊。这一句描绘了河边树上花朵盛开的美景。 9. "江浮清镜中":清镜,清澈的江水;这句话以镜子比喻江面,凸显其清澈。 10. "山入翠屏里":翠屏,青山如屏风般展开;山入翠屏里表示群山如翠色的屏风一般映入眼帘。 11. "蜀鸟已惊心":蜀鸟,四川的鸟儿;惊心,触动人心。这句话意思是蜀地的鸟叫声触动了作者的心弦。 12. "巴猿犹恻耳":巴猿,巴山的猿猴;恻耳,悲伤的声音。这句话描绘了听到巴山猿猴的悲鸣之声。 13. "竹节数名滩":数,计算;竹节数名滩,通过竹节来计算河滩的数量。这里用来形象地描绘河流中的险滩数量之多。 14. "桃花验新水":桃花,春天的象征;验,验证;新水,新鲜的水流。这一句写出了春天桃花盛开时,河水变得清澈的情景。 15. "谷鶑歌尚慵":谷鶑,山谷里的黄莺;尚慵,仍然懒散的样子。这句话写山谷里的黄莺歌声虽然美妙,却仍然显得慵懒。 16. "樯燕舞何喜":樯燕,停在船桅上的燕子;何喜,为何欢喜。这句话描绘了船桅上的燕子欢快地飞舞的景象。 17. "落日浪镕金":熔金,熔化的金属,这里用来形容落日的余晖照在浪花上闪耀如金的景象。 18. "残花风翦绮":残花,凋谢的花朵;风翦绮,风中飘动的丝绸。这句诗将风中的落花比喻为被风吹起的丝绸。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山水、花鸟、风物等元素融为一体,展现了春天来临时的生机与活力。同时,诗中还透露出一种闲适的心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之情。 首联以轻波荡漾的江水为背景,描述了鸭头状的波浪和小艇如燕尾般飞翔的姿态,展现出一幅动态的自然画面。紧接着,诗人用“风沙三十程,云水一千里”来形容旅途中所经历的艰辛和自然风光的辽阔,为下文作了铺垫。 颔联和颈联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冰雪消融,气温回暖;汀洲上的草芽破土而出,岸边的树木换上了嫩绿的新芽。这些生动的景象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春光烂漫的世外桃源。 接下来的两联,诗人则借用了蜀鸟、巴猿、桃花等具有地域特色的景物,表达了对家乡的美好回忆和对生活的感慨。与此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如“竹节数名滩,桃花验新水”中的拟人化描绘,使得诗歌更具韵味。 在尾联中,诗人以落日熔金、残花随风飘散的景象作为结束,寓意着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景色的留恋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叹。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云安下偶成》是宋代文学家邵博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公元1127-1279年)。此时,宋金战争使得国家局势紧张,民生疾苦。然而,诗人并未直接描绘战乱场景,而是通过对寻常百姓生活的细腻观察,展现了普通人在动荡岁月中的坚韧与希望。 在这个特殊时期,邵博作为一位文人学者,经历了人生的起起伏伏。他曾为官,后因故被贬,宦海沉浮让他对世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这首诗中,他以冷静的笔触描绘了百姓的日常生活,表达了人民在困境中依然顽强生存的意志。 与此同时,这个时期的南宋社会,外患严重,内部矛盾不断激化。朝廷对金政策摇摆不定,时战时和,使得百姓生活备受困扰。在此背景下,邵博通过这首诗歌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他用诗的语言向世人传达了这样一种信息: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人们也要保持信念,勇往直前。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