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拟寒山四首 其四

标题包含
拟寒山四首 其四
见道即修道,无心谁悟心。 是非凡与圣,成坏古无今。 碧涧流残叶,微风入静林。 谁来石岩下,教汝夜穿针。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守卓,又称释守拙、释守卓法师,是当代中国佛教禅宗的一位重要人物。关于他的生平事迹,由于涉及个人隐私和宗教信仰问题,公开资料有限。 根据可获取的信息,释守卓法师在禅宗修行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他致力于...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看到道路就要修整它,若无心无诚意怎能体悟真意。 无论是平凡还是超凡入圣,都只是时间长河中的短暂一瞬。 清澈的小溪带着凋谢的落叶流淌而过,微风吹过寂静的树林。 谁能来到这山石之下,指导你在夜间穿针引线呢。
去完善
释义
1. 见道:指悟解佛教真谛。 2. 修道:遵守戒律,修炼道法。 3. 无心:没有任何念头。 4. 悟心:领悟佛法真谛。 5. 是非:是就是对的,非就是错的。 6. 凡与圣:凡夫与圣人。 7. 成坏:形成与毁灭。 8. 古无今:从古至今都有的演变过程。 9. 碧涧:青山绿水间的小溪。 10. 残叶:凋零的树叶。 11. 微风:轻微的风。 12. 静林:宁静的树林。 13. 石岩:岩石堆砌之处。 14. 汝:你。 15. 夜穿针:夜间纫针,喻指传授佛法深奥的智慧。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于修行、生死、世俗观念的深刻反思,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在自然界的沉静思考和对人生的哲理感悟。“见道即修道,无心谁悟心”表示领悟了真理就应该立刻去实践,没有杂念才能真正理解内心世界。紧接着两句“是非凡与圣,成坏古无今”进一步指出,平凡和神圣并无绝对的区别,生灭轮回是万物的必然规律。 接下来的“碧涧流残叶,微风入静林”句以流水和微风作为象征,表达了世事无常、生命脆弱的感悟。同时,这宁静的自然画面也表现出诗人的超脱心境。最后两句“谁来石岩下,教汝夜穿针”则以幽静的岩石下的夜晚为背景,暗示出寻求精神超越的人虽少却仍然存在,虽然黑夜无法穿透,但他们仍在寻找光明。整首诗既有深沉的哲理思考,又富于恬淡的诗意境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拟寒山四首 其四》,是宋代诗人释守卓所作。诗人的名字说明他是一位出家人,但在其人生中,他也曾入世为官。由于他对现实社会的清醒认识,使得他的诗歌既有佛家的禅意,又充满了人间的沧桑感。 释守卓生活在一个战争频繁、政治腐败的宋代晚期。在这段时期,文人墨客们饱受战乱之苦,他们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深感忧虑。然而,在这个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中,释守卓却找到了心灵的平静和生活的乐趣。他以禅宗僧侣的身份,通过诗歌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和对生活的热爱。 在《拟寒山四首 其四》这首诗中,释守卓以寒山为喻,表达了他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他用自然界的景象来描绘人生百态,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感受,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无奈。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