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九日领诸子同季明泛舟之湖庄

标题包含
九日领诸子同季明泛舟之湖庄
为酬佳节访江臯,短棹能宽脚力劳。 把菊未遑忧岁恶,爱松相与叹风饕。 雨余得水三湖阔,天静无尘九叠高。 老病不将诗领会,新来能赋属儿曹。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曹彦约(1157年-1228年),字简甫,号昌谷,南康军都昌县(今江西九江市都昌县)人。南宋大臣、文学家,理学家程颐的外孙。 曹彦约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年轻时就才华横溢,文采斐然。...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佳节之际探访江边,乘着小船让人略感疲惫。 还没来得及担忧菊花是否受到寒冷的侵袭,就已经被松树的风姿所吸引。 雨后湖水显得更加开阔,天空宁静而干净。 年老体衰的我已不再善于理解诗歌的内涵,现在能做的只有将这些美好的风景赋予我的孩子们。
去完善
释义
1. "九日":指重阳节,即农历九月初九。 2. "领诸子同季明泛舟之湖庄":领,带领;诸子,指学生们;季明,人名;泛舟,划船游玩;湖庄,湖边的小村庄。 3. "为酬佳节访江臯":为酬,为了庆祝;佳节,美好的节日,这里指重阳节;访江臯,访问江边的高地。 4. "短棹能宽脚力劳":短棹,小船桨;能宽,能够缓解;脚力劳,走路劳累。 5. "把菊未遑忧岁恶":把菊,手持菊花;未遑,无暇顾及;忧岁恶,担忧年景不好。 6. "爱松相与叹风饕":爱松,欣赏松树;相与,一起;叹风饕,感叹狂风肆虐。 7. "雨余得水三湖阔":雨余,雨后;得水,得到水源;三湖阔,三个湖泊都很宽阔。 8. "天静无尘九叠高":天静,天空宁静;无尘,没有尘土;九叠高,形容山峰层叠高耸。 9. "老病不将诗领会":老病,年老多病;不将,不用;诗领会,理解诗歌的含义。 10. "新来能赋属儿曹":新来,近来;能赋,能够写诗;属儿曹,属于年轻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一同在重阳节这一天游览湖庄的场景。首联写为了庆祝佳节,他们乘船探访江边的高地;次联描述赏菊、赞松的情趣盎然的情景;颈联则通过描绘雨水过后湖水宽阔和天空宁静的景象,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们欢畅的心情;尾联以诗人的老病为由,表示自己无法充分领略此景,赞美了年轻人(儿曹)具有赋诗才能。整首诗流畅优美,给人以轻松愉悦之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九日领诸子同季明泛舟之湖庄》是南宋诗人曹彦约的一首描绘秋日游赏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南宋光宗绍熙元年(公元1190年),即曹彦约担任湖广提举常平茶盐司参议官期间。 在这个时期,曹彦约正值壮年期,他在仕途中稳步上升,曾任州郡官员,后在湖南、湖北地区任地方长官。在担任湖广提举常平茶盐司参议官期间,他关注民生,力图改革社会弊端,显示出他的政治抱负和责任感。 在南宋时期,随着科举制度的完善,文人墨客们热衷于组织诗酒之会,借以抒发情志、切磋技艺。这首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此外,宋朝城市经济繁荣,尤其是江南地区,水乡湖泊众多,人们喜欢在闲暇之余泛舟游湖,欣赏自然风光。这些都为曹彦约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