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赵户侍出守镇江
都人车马閙城闉,似惜民曹更牧民。
到处忠勤无粉饰,入朝言语有经纶。
只今次辅须贤帅,自古维城必懿亲。
报政不须三五月,姓名端的记严宸。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全城百姓和车马熙熙攘攘,似乎在关爱人民,并指导他们。每个地方都充满了忠诚与勤奋,没有虚伪的掩饰。在朝廷中,他们的言论都有深谋远虑。如今辅助的人必须是一位有才干的主帅,自古以来,守护城市的人必须是那些品行高尚的人。只要把任务完成得好,不需要花费三个月或五个月的时间。他们的名字一定会被庄严的皇宫所铭记。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户侍:官名,指户部侍郎。
2. 出守:出任州郡长官。
3. 镇江:古代名城,位于今江苏省镇江市。
4. 都人:京城百姓。
5. 闹:嘈杂,喧哗。
6. 城闉:城墙门楼。
7. 民曹:户部别称,负责民政事务。
8. 牧民:管理百姓,此指担任地方官员。
9. 到处:各地。
10. 忠勤:忠诚勤勉。
11. 无粉饰:指不做虚假政绩宣传。
12. 入朝:进入朝廷。
13. 言语:言论,这里指政见。
14. 经纶:治理国家的大政方针。
15. 次辅:副职大臣。
16. 须贤帅:需要贤明的将领。
17. 自古:从古代起。
18. 维城:保卫国家,维护国土。
19. 懿亲:皇亲国戚。
20. 报政:上报政务。
21. 三五月:表示时间不长。
22. 姓名:名字,这里指赵户侍。
23. 端:确实,的确。
24. 严宸:指皇帝。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送赵户侍出守镇江”,是曹彦约送别好友赵户侍出任镇江太守时所作。诗人通过对赵户侍的赞美和对他的期许,表达了对于国家治理的美好向往。首联通过描绘城市的热闹景象和人们惜别赵户侍的场景,暗示了赵户侍的品德和能力得到了百姓的拥戴;颔联用“忠勤”“无粉饰”等词语表达了对赵户侍勤劳、真诚和务实的赞美;颈联强调在国家治理中,优秀的领导者必不可少,而良好的道德品质又是治理国家的基石;尾联则寄寓了对赵户侍寄予厚望,希望他能迅速做出政绩,为国家和百姓带来福祉。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既表达出了诗人的深厚友情,又反映出诗人对国家治理的独到见解和热切期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具体时间为公元1238年左右。当时南宋国势逐渐衰颓,北方金朝屡次南侵,威胁江南半壁江山。这一时期的诗人曹彦约,曾任职于朝廷,但由于眼见国家局势混乱、民不聊生,他在任期满后辞官回乡,从事教育、农耕等事务。
在1238年,赵户侍被任命为镇江知府,即将离京赴任。曹彦约为这位友人送别,写下了这首《送赵户侍出守镇江》。此时的赵户侍正值壮年,既有才干又有抱负,希望为国家分忧解难。曹彦约深知他的品质和能力,又深知镇江地理位置的重要,于是将他对友人的期待和对国家的忧虑都寄托在这首诗中。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