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一夔,字时举,号古愚,明朝人,生卒年不详。他是明朝的一位著名学者,以博学多才、品行高洁而著称。
方一夔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对经史子集都有深厚的造诣。他的学问广博,不仅精通儒家经典,还对道家、佛家等诸子百家之学有深入研究。
在科举考试中,方一夔表现出色,曾中过进士。但他并不热衷于功名,而是选择回到家乡,致力于教育和学术研究。他在家乡创办了一所书院,招收弟子,传播知识,培养人才。他的学生中有许多后来成为了著名的文人学者。
方一夔为人正直,品行高尚。他生活简朴,乐于助人,深受乡里敬重。他曾多次拒绝朝廷的征召,不愿离开家乡,为世人所称颂。
在学术研究方面,方一夔成果丰硕。他的著作丰富,涉及经史子集等多个领域。其中,《周易解》、《尚书解》、《诗经解》等著作在当时影响深远,成为后世学者研究的重要参考书籍。
总的来说,方一夔是一位博学多才、品行高洁的学者,他的学术成就和崇高品德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