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梅二首 其一
葛仙溪上一株梅,我到家时花正开。
后夜月明风露冷,横枝休遣上窗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葛仙溪上的一棵梅树,当我回到家的时候,梅花正在盛开。希望晚上的月光和清凉的风露能让它继续生长,但请不要让它的枝条伸到窗户上来。
去完善
释义
1. 葛仙:指东晋时的道教学者、炼丹家、医药学家葛洪。他曾经居住在洪州西山中的洗药池旁,植有数树梅花。这里以葛仙代指江西地区的梅花。
2. 溪:小河沟。
3. 横枝:指枝条弯曲斜出,横向生长的树枝。
4. 上窗来:“上”表示“向上方或朝向某方向”的意思;"窗来"则表示风吹动的树枝在窗户的视线范围内出现。
去完善
赏析
《别梅二首·其一》是南宋诗人方一夔的一首咏梅诗。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离别之情和对故乡的眷恋。
首句“葛仙溪上一株梅”,点明了梅花生长的地方——葛仙溪。葛仙溪位于浙江义乌市境内,是南宋诗人陆游的家乡,也是作者的故乡。这句诗通过具体的地名,让读者感受到了梅花的亲切和真实。
次句“我到家时花正开”,描述了作者回到故乡时,正值梅花盛开的景象。这句诗通过“我到家时”的时间点,以及“花正开”的生动描绘,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和思念之情。
三、四句“后夜月明风露冷,横枝休遣上窗来”,则是对梅花的进一步刻画。这两句诗中,作者想象着后夜月光下,寒风露冷之时,梅花横枝摇曳的情景。最后一句“横枝休遣上窗来”,则是作者对梅花的委婉劝诫:希望梅花不要过于亲近窗户,以免惹得诗人更加思念故乡。这种表达方式,既体现了作者对梅花的怜爱之情,也展示了他对故乡的深切眷恋。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别梅二首 其一》是南宋诗人方一夔所创作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末年,大约在公元1279年左右。这个时期正是南宋政权风雨飘摇、金兵入侵之际。
在这段时间里,方一夔的人生经历颇丰。他曾担任过多地的知县,勤于政务,关心民生,为民众所敬重。然而,随着金兵的进攻,方一夔不得不离开家乡,南渡江南。在这个过程中,他经历了国破家亡的悲痛,对故乡充满了眷恋之情。
在南宋末年这个特殊时期,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织在一起,国家动荡不安。在这个背景下,方一夔以梅花作为象征,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故土的眷恋之情。同时,他也借这首诗表达了对南宋政权的忧虑和对民生的关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