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喜雨

标题包含
喜雨
去年稻田荒,七月青虫起。 今年七月雨,稻田盈尺水。 人生会有涯,饥饱互煎煮。 造物如狙公,颠倒生嗔喜。 我岑枯槁人,未脱烟火味。 试问河豚羹,何如江鲙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方一夔,字时举,号古愚,明朝人,生卒年不详。他是明朝的一位著名学者,以博学多才、品行高洁而著称。 方一夔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对经史子集都有深厚的造诣。他的学问广...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去年的稻田荒废了,七月的青虫四处繁衍。 而今年七月雨水充沛,稻田里积满了水。 人生在世总有时尽,唯有饥饿和温饱互相煎熬。 造物主如同那狡猾的老者,让人在悲喜之间摇摆不定。 我这等枯瘦之人,仍然难以摆脱人间烟火气。 那么试问,河豚汤与长江鱼脍哪个更美味呢?
去完善
释义
1. 青虫:指水稻上的害虫,影响农作物生长。 2. 盈尺:这里指雨水淹没了稻田约一尺深。 3. 造物:创造万物的神灵。 4. 狙公:狡猾的农夫。 5. 枯槁人:作者自谦之词,表示自己虽然年迈,但依然关心民生。 6. 烟火味:世俗生活的气息。 7. 河豚羹:河豚鱼做成的菜肴,味道鲜美但有一定的毒性。 8. 江鲙:用长江淡水鱼制成的鱼片,味道鲜美。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名为《喜雨》,实际是在表达对自然气候的关切以及生活的思考。诗人通过对去年“稻田荒”与今年“稻田盈尺水”的鲜明对比,表达了庄稼人对雨的渴望和欣喜之情。 接着,诗人以“人生会有涯,饥饱互煎煮”揭示了人生的艰辛,苦难和无常,并表达了知足的生活态度。同时诗人认为生活中的喜怒哀乐都是命运的无常安排,就如同养猴子的狙公对待猴子一样,既是善意的给予,又是残酷的折磨。 最后,诗人自嘲自己还是离不开世俗的烟火气,对于美食的追求也是很实际的,犹如河豚的美味和江鱼的美妙,无法分辨哪个更美味。 总的来说,这首诗歌虽然短小精悍,却透露了诗人的生活哲学和人生观,既有现实的关切,又有深刻的思考,值得一读。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喜雨》是南宋诗人方一夔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年)左右,当时方一夔在江西赣州担任知州。在此之前,他曾担任过知县、监察御史等职务,因为直言敢谏,多次受到贬谪。 在这一时期,南宋王朝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在内政方面,官僚腐败严重,民生疾苦加剧;在外交方面,北方的金国对南宋构成了巨大压力。为了抵御金兵南下,南宋朝廷被迫采取求和政策,这使得国内矛盾进一步激化。 方一夔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深感民生之苦和国家之危。他在赣州任职期间,关注民生,体察民情,努力改善百姓的生活。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创作了《喜雨》这首诗歌,表达了他对百姓生活的关切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