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
三楚多寒地,凭山复大川。
龙鳞横雪隰,羊角起风天。
酒价高平日,花期晚去年。
白门无限柳,疏瘦未成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三楚地区多为寒冷之地,依山傍水壮丽宽广。
就像龙鳞般纵横交错的雪地,又如羊角般掀起的风云变幻。
这里的酒价比平时要高,而花朵却比去年开得更晚一些。
在白门有一片无尽的柳树,稀疏而瘦弱,似乎还没有入睡。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三楚:原指西汉时期分天下为十三个州部中的三个地域,后来泛指长江中游地区。
2. 龙鳞:形容雪花飘落时犹如龙鳞般美丽的景象。
3. 羊角:古代对旋风的称呼,此处借指大风。
4. 白门:指南京的城门,因用白石建造而得名。
去完善
赏析
《春寒》是宋朝诗人胡宿的一首描绘早春寒冷景象的诗作。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将寒冷的早春景象生动地展现出来,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在面对自然变化时的感慨与无奈。
首先,诗人以“三楚多寒地,凭山复大川”开篇,描述了寒冬时节三楚地区的寒冷气候。这里的“三楚”泛指长江中游的广大地区,包括了湖北、湖南、江西等地。诗人通过对“寒地”的描绘,为全诗营造了寒冷的氛围。同时,“凭山复大川”一句则表现了诗人登高望远,俯瞰山川的景象。
接下来,诗人通过“龙鳞横雪隰,羊角起风天”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严寒天气的景象。其中,“龙鳞横雪隰”形象地描绘了雪花飘落在地面的景象,仿佛地上的雪就像龙鳞一般;而“羊角起风天”则是比喻寒风呼啸的天气,表达了诗人对寒冷天气的感受。
在描写了寒冷的自然景象之后,诗人转向了对人类生活的关注。“酒价高平日,花期晚去年”两句,分别表达了由于寒冷导致的物价上涨和生活节奏变慢的现象。这里,诗人通过对“酒价”和“花期”的描绘,揭示了寒冷天气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最后,诗人以“白门无限柳,疏瘦未成眠”收尾,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对自然变化的感慨。其中,“白门”指的是江苏南京一带,诗人在这里以柳树作为春天的象征,表达了春天尚未到来的遗憾。而“疏瘦未成眠”则是对柳树在寒风中的形象的描绘,形象地表达了柳树在寒冷中的姿态。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春寒》是宋代诗人胡宿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公元1000年左右。在北宋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取得了较高的发展水平,社会相对安定,使得文人墨客有机会关注自然景物的变化并为之创作诗歌。
诗人胡宿此时正处中年,任翰林学士一职,身处高官显位。然而他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曾因为直言不讳地批评时政而被贬谪至地方任职。尽管有着不愉快的人生经历,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和对生活的热爱。
在此时期,北宋社会出现了许多才华横溢的文人,如苏轼、欧阳修等。他们在文学、绘画、音乐等领域取得了极高的成就,推动了文艺的繁荣。此外,儒家思想在当时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强调道德伦理和社会秩序,这影响了胡宿的创作观念和风格。
在这首诗中,胡宿以细腻的手法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他以“春寒”为题,表达了虽然春天已经来临,但寒气仍然笼罩大地,隐喻了自己即使身处困境,仍能保持坚韧的品质和高尚的情操。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