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崔司直赴江东兼简常州独孤使君
爱君青袍色,芳草能相似。官重法家流,名高墨曹吏。
春衣淮上宿,美酒江边醉。楚酪沃雕胡,湘羹糁香饵。
前朝山水国,旧日风流地。苏山逐青骢,江家驱白鼻。
右军尚少年,三领东方骑。亦过小丹阳,应知百城贵。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热爱你的青袍颜色,如同芳草般美丽。你官职显要,如同法学家的领袖;在文学方面,你的名声也犹如一部珍贵的古籍。春天的衣服让你快乐,美酒为你带来欢乐。你在楚地的奶酪中享受着生活的甜蜜,又在湘水的美食中体验到百味人生的滋味。这是前朝山水的国度,亦是昔日风流的地方。你在苏山挥动着马鞭,江家的白鼻驹被驱赶着勇往直前。王羲之尚且年少之时,已经是三个统领中的佼佼者了。他也曾来过小丹阳,他的优秀应当被世人皆知,并被千城万池所珍视。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赠别:即临别时赠送礼物或写诗表达惜别之情。
2. 崔司直:崔姓官员,具体身份不详。
3. 江东:长江下游地区,位于长江以南,今江苏、浙江一带。
4. 独孤使君:独孤是姓氏,使君是对地方长官的尊称,这里指常州地区的长官。
5. 爱君青袍色,芳草能相似:表达对崔司直的敬爱和赞美,认为他的品德如同青袍一样高尚,与芳草相似。
6. 官重法家流,名高墨曹吏:意为他职位重要,来自法家流派;名声显赫,曾是墨曹的官员。
7. 春衣淮上宿,美酒江边醉:描述了在淮河边过夜,品尝江边美酒的场景。
8. 楚酪沃雕胡,湘羹糁香饵:形容楚地的奶酪和雕胡饭以及湘地的羹汤的美味。
9. 前朝山水国,旧日风流地:表示这里是前朝著名的山水胜地,也是过去的风流之地。
10. 苏山逐青骢,江家驱白鼻:描写在苏山骑马游玩,前往江家拜访的情景。
11. 右军尚少年,三领东方骑:表示王羲之依然年轻,他有三名东部的骑士。
12. 小丹阳:指丹阳郡,今天的江苏南京附近。
13. 百城贵:形容这个地方非常重要,因为王羲之这样的名人也来此游历。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离别之情和怀念过去的诗作。在诗的开头,诗人以芳草比喻友人青袍的颜色,表现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接下来,诗人描绘了友人在任期间的日常生活,如在淮上春衣夜宿,江边饮酒等,展现了友人的生活情趣。
中间部分,诗人回忆了过去的风流时光,如骑着青骢马游览苏山,又在家中驾驭白鼻驹。最后,诗人提到当年年轻的王羲之(字右军),他曾三次担任会稽内史,成为一代书圣。诗人以此典故来赞美友人的才华和成就。
全诗通过生动的生活场景和丰富的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友人的真挚感情和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愿他在新的任职之地能够取得更高的成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赠别崔司直赴江东兼简常州独孤使君》是唐代诗人韩翃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755年左右,当时正值唐朝盛世,社会繁荣,文人墨客盛行。然而,这一时期也是政治斗争激烈,党争严重的时代,韩翃身处其中,无法摆脱现实的困扰。
在诗中,韩翃以“黄鹤楼中尽子弟,青楼齐唱《莫愁》时”描绘了朋友离别的场景。这说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他们的感情世界是截然不同的,他们的心中充满了离别的不舍和对未来的担忧。而这样的心情,也许正是那个时代文人的普遍心境。
在此背景下,韩翃通过诗歌表达了与朋友之间深厚的友情,以及他们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而这种情感,也恰恰反映出那个时代的文人精神,他们在政治斗争的漩涡中寻求心灵的慰藉,用诗歌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