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齐山人归长白山
旧事仙人白兔公,掉头归去又乘风。
柴门流水依然在,一路寒山万木中。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很久以前,有位名叫白兔的仙人,他放弃了俗世,转身回到了他的仙界世界。他所居住的柴门和小溪依旧在流淌,而在漫长的岁月里,只有那座山峰和万木见证了一切。

去完善
释义
1. 长白山:地名,位于今中国吉林省东南部与朝鲜接壤处。
2. 韩翃(hóng):唐代诗人,擅长写送别诗。
3. 齐山人:指友人齐某,山人是对隐士的尊称。
4. 白兔公:古代传说中的仙人,这里代指长白山一带的山人。
5. 柴门:用树枝搭成的简陋门户,这里借指山居人家。
6. 寒山:寒冷的山岭,形容长白山一带的环境。

去完善
赏析
《送齐山人归长白山》是唐代诗人韩翃创作的一首送别诗。在这首诗中,诗人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齐山人回归长白山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他离去的惋惜和祝福。
首句“旧事仙人白兔公”中,诗人提到了传说中的仙人白兔公,暗示齐山人如同仙人一般超凡脱俗。这里的“旧事”意味着过去的传说,为全诗营造了神秘的氛围。
第二句“掉头归去又乘风”中的“掉头”一词形象地描述了齐山人毅然决然的离去,而“乘风”则象征着他的仙风道骨。这句话表明,尽管齐山人的离去让人遗憾,但他依然是潇洒自在、无所畏惧的。
第三句“柴门流水依然在”中,“柴门”代表乡村的简朴生活,而“流水依然在”则意味着岁月的流逝。这句诗传达了诗人对于过去时光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齐山人即将回归的自然环境。
最后一句“一路寒山万木中”中,“寒山”代表着寒冷的冬天,而“万木”则表示树木繁茂的景象。这句诗描绘了齐山人即将面临的旅程,也预示着他将在自然环境中找到心灵的慰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齐山人归长白山》这首古诗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6年),由韩翃所著。当时正是唐朝盛世,文化繁荣,文人墨客们热衷于创作山水田园诗。韩翃是这一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作品以描绘自然风景和人文风情为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在天宝年间,韩翃的人生际遇颇为曲折。他曾担任过监察御史、中书舍人等官职,但因触怒权贵而被贬为地方官员。尽管如此,他仍然坚持自己的文学创作,以山水田园诗抒发内心的情感。在《送齐山人归长白山》这首诗中,韩翃通过描绘长白山的美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这一时期的社会背景也与韩翃的创作密切相关。唐玄宗在位时,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然而,随着社会地位的提高,贵族阶级开始奢侈腐化,导致朝政逐渐衰落。这种矛盾的现实使得许多文人墨客对现实生活产生了不满,纷纷寄情于山水田园之中。韩翃也不例外,他的诗歌作品充分反映了这一时代背景。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