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雨肥

标题包含
雨肥
雨肥蔬解甲,坡暖竹添丁。 物态俱自得,人痴终不醒。 独行宁媿影,真懒遂忘形。 巢燕归何晚,柴门风为扃。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雨水滋润蔬菜生长,山坡暖和竹子繁殖。 万物都有自己的生活状态,人们却迟迟不能领悟。 一个人行走也许不如影子陪伴,真正的懒惰甚至忘记了自己的模样。 燕子归来为何如此晚?或许是被柴门的风吹闭了。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甲:指蔬菜的外皮。 2. 添丁:指竹笋生长。 3. 宁媿影:宁愿孤单前行。 4. 真懒:真正的懒惰。 5. 忘形:忘记自己的形体,形容极度舒适的状态。 6. 巢燕:筑巢的燕子。 7. 柴门:用柴草做的门。 8. 风为扃:风吹过使门关上。
去完善
赏析
《雨肥》是高吉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诗人通过细致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春雨滋润万物生长的美景。在整首诗中,作者巧妙运用了一系列的意象来表现主题,如“雨肥”、“蔬解甲”、“坡暖竹添丁”等。这些生动形象的词语不仅传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的感悟,更传达了他对于生活的理解和思考。同时,诗中的“独行宁媿影,真懒遂忘形”更是表达了作者远离世俗纷扰,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雨肥》是高吉在南宋时期创作的一首描绘田园风光的诗歌。这首诗作于宋宁宗庆元年间(公元1195年-1200年)。当时高吉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期,因卷入政治斗争而遭到贬谪,他被派到广西横州任知州。在这段时间里,高吉对田园生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关注农业生产和农村风俗。 在这一时期,南宋政权相对稳定,但北方的金朝依然对其构成威胁。由于战争频繁,南方地区的经济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农业方面,随着农民的生产经验的积累和农耕技术的提高,水稻产量有了显著的提升。此外,农村社会的商业贸易也日益活跃,促进了农村地区经济的繁荣。 在这首《雨肥》中,高吉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江南地区丰收的景象,表达了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对劳动者的赞美。他用“雨肥”来形容稻谷丰收的原因,形象地传达了雨水滋润作物生长的自然现象。同时,他还通过描述农家生活场景,展现了当时农村社会的风俗习惯和文化氛围。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农业的关注以及对和谐农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