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寄题真希元毋自欺斋

标题包含
寄题真希元毋自欺斋
本来真是与真非,祇为因循逐物移。 当面雷同还自笑,此心机动已天知。 穷通有命宁由我,邪正唯人更问谁。 委曲周防终恐拙,何如直道了无危。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陈宓(1092年-1152年),字师复,号复斋居士,福建莆田人。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官员,以博学多才、清廉正直著称。 陈宓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年轻时就才华横溢,被荐举为太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真希元:南宋理学家王柏的号。 2. 自欺斋:王柏的书斋名称。 3. 本来真实:即指事物的真实本质或真理。 4. 因循:沿袭;保守。 5. 逐物:追逐物质利益。 6. 当面雷同:面对事实却保持沉默。 7. 机动:内心有所触动。 8. 穷通:贫穷和显达。 9. 宁由我:岂能由我决定。 10. 邪正:正义与邪恶。 11. 委曲周防:用曲折的方式去防范。 12. 直道:坦率直言。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寄题真希元毋自欺斋”,以寄托对真诚、正直的期许。首联点明诗歌的主题:真与非真,关键在于能否不随波逐流。颔联通过比喻来表达诗人对正直之人遭遇困境的自我嘲讽,但内心仍然坚守信仰。颈联揭示了命运的偶然性和人的抉择之间的辩证关系,强调人品的重要性。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忠诚于自己内心的选择,遵守道义原则并无畏困难的决心。整首诗将真诚、正直作为道德准则,表达了诗人的坚守和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题真希元毋自欺斋》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陈宓所作。创作于公元1194年,即南宋光宗绍熙年间。 在创作这首诗时,陈宓正身处动荡的南宋时期。当时金兵南侵,国家局势危急。他作为一名文人,深感国家兴亡之重任。然而他在政治上并不得意,曾多次上疏建议改革却未被采纳。 与此同时,真希元是南宋一位知名的学者,以博学多才、严谨治学而著称。他的“毋自欺斋”是对自己学术研究的要求,同时也是他对世人生活的期许。陈宓以此为题进行创作,既是对真希元的赞美,也是表达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