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翁子雅

标题包含
和翁子雅
积中顺和发英华,咳唾珠玑擅百家。 圆似广场驰小弹,熟于夷路驾轻车。 绮词新濯蜀江锦,险韵难追河汉槎。 怪见春归不游赏,由来笔下有奇葩。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陈宓(1092年-1152年),字师复,号复斋居士,福建莆田人。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官员,以博学多才、清廉正直著称。 陈宓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年轻时就才华横溢,被荐举为太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积累丰厚和顺发出才华,善于驾驭各种文章风格。 思维敏捷如同在广场上弹丸飞射,熟悉各种表达方式轻松驾驭。 美丽的词语如洗涤过的蜀锦,险峻的诗韵难以追随河汉间的木筏。 奇怪的是春天回来却不去游赏,原来你的笔下绽放着奇花异草。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翁子雅:即翁卷,字灵舒,南宋诗人。 2. 积中顺和发英华:指人的才情需要经过长期的积累与修养才能显现出来。 3. 咳唾珠玑:形容人口才好,说话就像吐出珠宝一样珍贵。 4. 百家:这里指的是诸子百家,泛指各种学问。 5. 圆似广场驰小弹:比喻文章圆润优美,如同在宽阔的广场上练习射击。 6. 熟于夷路驾轻车:形容对创作之路非常熟悉,驾驭自如。 7. 绮词新濯蜀江锦:形容诗歌华美如用蜀江织就的锦缎。 8. 险韵难追河汉槎:表示运用险韵创作的难度如同追寻天河中的木筏一般。 9. 怪见春归不游赏:春天来临却不去游览欣赏美景。 10. 由来笔下有奇葩:源于苏东坡诗句“下笔如有神”,表示作者文采出众。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陈宓的《和翁子雅》描绘了诗人卓越的诗词创作才能和对诗歌艺术的独特理解。首联通过“积中顺和”来强调诗人集思广益、厚积薄发的写作态度,同时也赞美了其作品所散发出的非凡才情;颔联则通过对“广场驰小弹”以及“夷路驾轻车”的形象比喻,传达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娴熟驾驭和流畅表现;颈联则描述了其诗歌绮丽如蜀江锦缎,而险韵却能追及河汉之中漂流的木筏,凸显出诗人掌控各种题材的技巧和能力;尾联则是通过“春来不游赏”与“笔下有奇葩”之间的强烈反差,表达了诗人其生活孤独、沉郁但诗篇却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精神面貌。整首诗在赞美诗人才情的同时,也展示了他对诗歌创作的执着和热爱,实为一首独具风格的诗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翁子雅》是南宋诗人陈宓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即南宋中期。在那个时候,中国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但政治形势仍然紧张,战争和动荡不时出现。 在这段时间里,陈宓的人生经历了一系列的起伏。他早年丧父,家境贫寒,但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一名官员。然而,由于政治斗争和个人品行问题,他的仕途并不顺利,曾多次被贬谪。尽管如此,陈宓始终保持着对文学的热爱和对国家的忠诚,这使得他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在同一时期,南宋政权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局面。北方的金国不断侵略,南方的政局则陷入混乱。在这种背景下,许多文人志士纷纷投身于抗金事业,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保卫国家。陈宓虽然未能亲自上阵杀敌,但他通过诗歌表达了对抗金事业的关切和支持。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