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再主清凉偈
相烦专使入烟霞,灰冷无汤不点茶。
寄语甬东贤太守,难教枯木再生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请烦劳特使走进云雾弥漫之地,烧水冷却无法泡茶品茗。给浙江甬东的贤能太守捎个话,难以让枯萎的花朵再次绽放。
去完善
释义
1. "相烦专使":指作者委托专人送信给甬东太守。
2. "烟霞":原意是烟雾和云霞,这里用来形容清静隐逸的地方。
3. "灰冷无汤":意为禅心已死,无法再激起热情。"汤"在这里指的是沸水。
4. "不点茶":即不愿再喝茶,因为心中无欲无求。
5. "甬东":古地名,位于今浙江宁波一带。
6. "贤太守":对太守的尊称,这里可能指当时的官员或地方长官。
7. "难教枯木再生花":比喻难以让事物重新焕发生机。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隐居生活的古诗。诗人以“烟霞”一词表达了隐逸生活的高远和清幽,同时通过“灰冷无汤不点茶”一句描绘了诗人在这种环境下的简朴生活和清静心境。接下来的“寄语甬东贤太守,难教枯木再生花”两句则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超脱和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强调了世事无常、万物皆有其定数的道理。整首诗表达出诗人追求恬静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崇尚。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辞再主清凉偈》是一首唐代著名诗人、书法家释智朋的诗作。这首诗歌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742年-756年),这是唐代由盛转衰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政治腐败严重,边疆战事不断,民不聊生。
释智朋是唐朝著名的僧人,他在青年时期即进入空门,在佛门中修行。在这段时间里,他亲身体验了社会的动荡和民众的苦难。他同情百姓的生活疾苦,对国家的兴衰安危深感忧虑。因此,他写下了许多具有深厚哲理的诗歌,用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许。
在这首《辞再主清凉偈》中,释智朋以“辞”为切入点,表达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担忧。他通过对清凉世界的向往,表达了希望脱离世俗纷扰、追求心灵宁静的愿望。这首诗既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体验,也展示了他对人生哲学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