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杨雄

标题包含
杨雄
读易先知未画前,圣人何事绝韦编。 始知杨子多闲暇,更有功夫草太玄。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吕本中(1084年-1145年),字居仁,号紫微山人,祖籍寿州(今安徽寿县)。他是北宋末南宋初的一位著名文人、官员和诗人。 吕本中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他的父亲吕希哲是北宋著名的学者和官员。吕本中自幼...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阅读易经便能预知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为什么圣人会废弃这一学问呢?由此可知扬雄的空闲时间相当丰富,他还有余力去撰写《太玄》这样深奥的著作。
去完善
释义
1. 吕本中:南宋诗人,与陆游、辛弃疾等文学大家齐名。 2. 杨雄:即扬雄,西汉末年著名学者,儒学家,文学家,哲学家。此诗是以扬雄的视角来讨论易经的创作过程。 3. 读易:指研读《易经》。 4. 先知未画前:在事物出现之前就能预知。这里指的是易经中的象数理占,能在事情发生之前进行预测。 5. 圣人何事绝韦编:圣人在创作易经时为什么要断绝韦编。这里的韦编是指《易经》的竹简连接部分,用来象征编纂的过程。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杨雄为核心,描绘了其钻研易学的精神风貌。首句“读易先知未画前”,通过描述杨雄研读易经的情景,表现出他深悟哲理的智慧。接着“圣人何事绝韦编”暗含对孔子读易时的疑问,意指孔圣为何中途放弃阅读易经。第三句“始知杨子多闲暇”与第四句“更有功夫草太玄”相呼应,表达诗人发现杨雄在易学研究之外还拥有足够时间撰写《太玄经》,这体现了他的才情和勤奋。这首诗富有思辨色彩,表现了作者对于钻研经典的兴趣和敬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杨雄》是宋代诗人吕本中所创作的,这首诗的背景时间与吕本中的生平际遇密切相关。据记载,吕本中是北宋时期的一位官员和文学家,他在当时颇有声望。然而,在靖康之难后,他失去了官职,转而研究文学,并成为一位著名的诗人。这段时间是他人生中颇为艰难的时期,他的诗作往往表现出壮志难酬的无奈和对世事的感慨。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北宋末年,朝廷腐败,政治黑暗,民间疾苦。这一时期的文人士大夫普遍感到抑郁不欢,诗人们用诗歌抒发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吕本中的这首《杨雄》便是其中之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