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绍兴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 奉俎用《丰安》。

标题包含
绍兴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 奉俎用《丰安》。
灵兮安留,烟燎既升。 有硕其牲,有俎斯承。 匪牲则硕,我德惟馨。 缓节安歌,庶几是听。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您的问题可能存在误解。"郊庙朝会歌辞"并非指某个人,而是指古代中国的一种诗歌形式。它主要用于描述和赞美皇帝在郊庙(即皇家祭祀场所)举行的朝会仪式。这种诗歌形式通常由朝廷官员创作,用于歌颂皇帝的...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愿灵魂安宁留下,烟雾已逐渐升起。 献祭有肥大的牺牲,祭品由礼器承接。 并非牺牲肥大才珍贵,我的德行才是芬芳。 慢慢唱歌以安定节奏,希望这是快乐的音乐。
去完善
释义
1. "灵兮安留":灵,指天神。兮,语助词。安留,安定地居留。这句话表达的是向神明祈求安居乐业的意愿。 2. "烟燎既升":烟燎,焚烧祭祀用的柴火产生的烟雾。既,已经。升,升起。这句话描述了烟雾升腾的场景。 3. "有硕其牲":硕,大。牲,用于祭祀的牲畜。这句话表示选用大的牲畜作为祭品。 4. "有俎斯承":俎,祭祀时放置祭品的礼器。斯,这。承,承接。这句话说明摆放祭品的礼器在这承接祭品。 5. "匪牲则硕,我德惟馨":匪,非。则,就。硕,大。馨,芳香。这句话意味着并非祭品越大越好,关键是我对神的敬意才最为重要。 6. "缓节安歌":缓节,舒缓的节奏。安歌,安详的歌。这句话是说,以轻柔悠扬的歌声来演唱乐章。 7. "庶几是听":庶几,希望。是,这。听,倾听。这句话表达了希望神明能听到这些祈祷的心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属于祭祀神明的颂歌。首先“灵兮安留,烟燎既升”两句描绘了祭祀场景,烟气弥漫,神明在此间驻留,传达了人们对于神明的敬仰之情。接下来“有硕其牲,有俎斯承”描述了祭品的丰盛,表达了人们对神明的诚意和敬意。然后“匪牲则硕,我德惟馨”表达了虽然祭品丰盛,但真正吸引神明的并不是这些物质的东西,而是人们的虔诚之心。最后“缓节安歌,庶几是听”是对神明的美妙赞美,希望神明能够听到并赐福人间。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远的寓意,展现了古人对于天地神明的崇敬与祈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绍兴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 奉俎用《丰安》。》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一首诗篇。这首诗篇创作于公元1159年至1162年之间,即南宋绍兴年间。 在这段时间里,杨万里作为一名官员,见证了南宋朝廷的诸多事件。他历任国子监博士、太常博士等职,参与了许多国家祭祀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他感受到了儒家文化对国家稳定的重要性,因此写下了许多与祭祀有关的诗篇。 这一时期,南宋正处于金兵南侵之际,国家局势紧张。为了巩固统治地位,南宋皇帝宋高宗赵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中央集权、整顿官僚机构、发展经济等。这些改革使得南宋国家逐渐走向繁荣,也为杨万里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创作这首诗时,杨万里参考了古代祭祀礼制,表达了他对儒家文化的敬仰之情。通过描绘五方帝祭祀的场景,他传达出对天地神明的敬畏之心,以及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