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读吕居仁诗

标题包含
读吕居仁诗
吾宗宣城守,诗压颜鲍辈。 其间警拔句,江练与霞绮。 居仁相家子,歛退若寒士。 学道期日损,哦诗亦能事。 自言得活法,尚恐宣城未。 今晨开草堂,书帙乱无次。 探囊得君诗,疾读过三四。 浅诗如蜜甜,中边本无二。 好诗初无奇,把玩久弥丽。 有如庵摩勒,苦尽得甘味。 徐侯南州杰,论文极根抵。 读君诗卷终,曰此有余地。 期君高无上,二谢以平视。 要当掣鲸鱼,岂但看翡翠。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谢薖,字子发,号空同先生,南宋诗人。他的生平和事迹主要如下: 1. 早年经历:谢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其擅长诗词歌赋。 2. 科举及第:在南宋时...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我的同族在宣城担任郡守,诗才足以胜过颜、鲍之流。 其中一些警句,如长江流水和彩霞云绮般璀璨。 居仁是个世家子弟,他的态度内敛谦逊,如同一个清寒的书生。 他学习道术,追求心灵的日损,同时他也写诗,这也是他的乐事之一。 他说自己找到了诗歌创作的活路,但仍怕自己的诗艺还不够精熟。 今天早晨我打开书房,书籍杂乱无章。 我在囊中寻到您的诗篇,快速翻阅了三四遍。 您诗中的深意如同蜜糖一样甜美,无论远近都能感受得到。 好的诗篇开始看似平凡无奇,但细细品味便会发现它的美好之处。 它就像庵摩勒果子,必须先经历苦涩才能得到甘甜的味道。 徐侯是南方的一颗明珠,谈论诗歌总能挖掘其根本之处。 读完你的诗卷,他说这还大有进步空间。 期待你有更高的造诣,能够平视二谢(谢灵运、谢脁)那样的诗人。 你应该去捕捉那如同鲸鱼的诗句,而不仅仅是欣赏翡翠般的诗意。
去完善
释义
《读吕居仁诗》注释: 1. 吾宗宣城守:“吾宗”指作者谢薖的宗族;“宣城守”指谢脁,唐代诗人,曾为宣城太守,是谢氏宗族中的著名人物。这里用谢脁比喻吕居仁。 2. 诗压颜鲍辈:“颜鲍”指颜延之和鲍照,均为南朝著名诗人。这里用颜鲍来评价吕居仁诗歌的高超技艺。 3. 其间警拔句:其中具有警醒意义和巧妙构思的诗句。 4. 江练与霞绮:形容江河之水如白色丝绸,云彩如锦绣,用以赞美吕居仁诗歌的美好意境。 5. 居仁相家子:“居仁”是吕居仁的字;“相家子”指世家子弟,这里用来描述吕居仁的身份地位。 6. 歛退若寒士:指吕居仁虽然出身名门,但生活简朴,如同贫寒之士。 7. 学道期日损:学习道家的思想,希望自己的欲望和杂念逐渐减少。 8. 哦诗亦能事:吟咏诗歌也是一种才能和技能。 9. 自言得活法:吕居仁自己说他找到了写诗的诀窍。 10. 尚恐宣城未:还担心自己的诗才无法与谢脁相比。 11. 开草堂:打开书房。 12. 书帙乱无次:书籍杂乱无章。 13. 探囊得君诗:从书囊中找出吕居仁的诗集。 14. 疾读过三四:快速阅读了几遍。 15. 浅诗如蜜甜:简单的诗句像蜜糖一样甜美。 16. 好诗初无奇:好的诗句开始时看似平常。 17. 把玩久弥丽:越品赏越觉得美丽。 18. 有如庵摩勒:比喻诗歌犹如庵摩勒果实,起初苦涩,后味甘美。 19. 徐侯南州杰:徐侯指徐铉,南州杰出的人物。 20. 论文极根抵:谈论诗歌时能深入到本质。 21. 读君诗卷终:读完吕居仁的诗集。 22. 曰此有余地:说这些诗篇还有提升的空间。 23. 期君高无上:期待吕居仁能超越古人。 24. 二谢以平视:将吕居仁与谢脁放在同等地位看待。 25. 要当掣鲸鱼:要像捕捉鲸鱼一样抓住诗歌创作的精髓。
去完善
赏析
《读吕居仁诗》是宋朝诗人谢薖的一首五言诗。诗人在阅读吕居仁的诗作后,对其诗歌的艺术价值和诗人的人生态度产生了深刻的认识。 首联“吾宗宣城守,诗压颜鲍辈”,诗人盛赞其诗的造诣,认为可以超越颜、鲍等著名诗人。接下来,通过“江练与霞绮”这句描绘江河美景的警拔之句,将吕居仁诗歌的精彩之处展现得淋漓尽致。 颔联“居仁相家子,歛退若寒士”,诗人提到吕居仁虽然出身于显赫家族,但行事谦逊低调,如同清贫之士。接着,诗人又借“学道期日损,哦诗亦能事”表现了吕居仁追求精神升华和积极从事诗歌创作的志向。 颈联“自言得活法,尚恐宣城未”,诗人引述吕居仁所言,虽自认找到了写诗的门道,但仍担心自己的作品尚未达到理想的境地。而尾联“徐侯南州杰,论文极根抵”则展示了诗人与友人的共同探讨诗歌艺术的热烈场景。 “浅诗如蜜甜,中边本无二”一句强调了吕居仁诗歌内容的通俗易懂;“好诗初无奇,把玩久弥丽”则揭示了其诗歌意境的深远与美妙。诗人用“庵摩勒,苦尽得甘味”这一比喻,形象地描述了欣赏和理解吕居仁诗歌的过程。 诗的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吕居仁诗艺的高度赞赏,认为他的作品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可以与历史上的著名诗人二谢(谢灵运、谢脁)相提并论,同时也寄予厚望,期待他在未来取得更高的成就。整首诗通过对吕居仁其人其诗的剖析,展现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独特见解和欣赏水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读吕居仁诗》是南宋诗人谢薖创作的一首诗歌,创作于公元1158年前后。此时的谢薖已经年逾古稀,人生阅历丰富,他在诗歌创作上颇有建树,作品以表达个人情志、关注民生疾苦为主题。 在这段时间里,谢薖的生活并不安定。南宋政权偏安一隅,朝廷腐败无能,战事频繁。作为一个文人,他渴望投身报国,却又无法实现。这种矛盾的心情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忧患意识。 在同时代背景下,南宋正处于金兵南侵的危急时刻,社会动荡不安。许多有识之士纷纷投笔从戎,希望能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南宋朝廷内忧外患,难以抵挡金兵的进攻。这使得许多文人士子陷入深深的绝望和无奈之中。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谢薖通过对吕居仁诗歌的解读,表达了对自己及同时代文人命运的忧虑。他认为,诗人的使命在于关注民生、反映社会现实,而不仅仅是抒发个人情感。因此,他的作品既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又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