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仓庚

标题包含
仓庚
谁将晚秋菊,染作新春衣。 立当花枝上,惊散群鸟飞。 一声复一声,声声如歔欷。 歔欷意何如,乔木空无依。 相呼入幽谷,今人交道非。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关于"连文凤"的具体信息。这可能是因为这个名字在公开资料中的记录较少,或者您提供的信息有误。如果您能提供更多详细信息,我会尽力帮助您查找相关信息。
去完善

译文
谁将晚秋菊,染作新春衣。 换上春天的衣服,宛如一片晚秋的菊花。 立当花枝上,惊散群鸟飞。 站在花枝之上,惊起了一群鸟儿四处飞散。 一声复一声,声声如歔欷。 一声又一声的悲鸣,像是在诉说着无奈和叹息。 歔欷意何如,乔木空无依。 这叹息声代表着什么,高大挺拔的树木也无法给出答案。 相呼入幽谷,今人交道非。 呼唤着同伴一起进入幽深的山谷,今天的社会交往已不再单纯。
去完善
释义
《仓庚》:该诗选自明朝诗人连文凤的《百正集》。仓庚,即黄莺,因其鸣叫声婉转动听,诗人以仓庚的鸣声隐喻人性。 1. 晚秋菊:指秋天的菊花。 2. 新春衣:指春天的花朵。这里用“晚秋菊”来比喻黄莺的羽毛,用“新春衣”来形容春天花朵的颜色。 3. 立当花枝上:描述黄莺站在花枝上的情景。 4. 惊散群鸟飞:形容黄莺鸣叫时,周围的鸟儿被惊飞的场景。 5. 一声复一声:形容黄莺反复鸣叫。 6. 如歔欷:指黄莺的鸣叫声如同人的叹息声。 7. 乔木空无依:描述树木孤独地立在空中的场景。 8. 相呼入幽谷:表示黄莺呼唤着同伴进入幽静的山谷。 9. 今人交道非:表达对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的不满,认为人们之间的关系并不真诚。
去完善
赏析
《仓庚》这首诗,以“晚秋菊”与“新春衣”的对比开篇,寓意自然规律与人世沧桑的变化。诗人用拟人的手法描绘了菊花成为新春衣的过程,展现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紧接着,诗中以“立当花枝上,惊散群鸟飞”的生动场景,形象地展现了菊花独立枝头、傲然绽放的姿态,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界生命力的赞美。 随后,诗中通过“一声复一声,声声如歔欷”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绽放声音的独特感受,这种声音如同呜咽悲鸣,传递出一种悲伤的情感。而“歔欷意何如,乔木空无依”则揭示了这种悲伤情感的深层原因:生命的短暂和无常。最后两句“相呼入幽谷,今人交道非”,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现代社会人们道德沦丧、背离自然的感慨与忧虑。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仓庚》是南宋诗人连文凤所作的一首描绘春天的诗。连文凤(生卒年不详),号西圃,福建人,南宋末年的文人。他的诗才横溢,擅长吟咏自然景色。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末年,即公元1127-1279年之间。 在南宋末年,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连文凤虽然才华出众,但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中并未能得到重用,这使得他对现实社会充满了感慨。尽管如此,他仍然热爱大自然,通过写诗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仓庚》这首诗就是他在春天里观察到的景象,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在这一时期,南宋朝廷偏安一隅,政治腐败严重,民众生活困苦。然而,文学和艺术却在这一时期得到了蓬勃发展,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诗人、画家和书法家。连文凤作为其中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不仅展示了他的个人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思想感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