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菩萨蛮

标题包含
菩萨蛮
杜鹃只管催归去。 知渠教我归何处。 故国泪生痕。 那堪枕上闻。 严装吾已具。 泛宅吴中路。 弭棹唤东邻。 江东日暮云。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杜鹃鸟只会呼唤回家。 它知道我应该回到哪里。 我的故乡泪水满眶。 那是在枕头上听见的哀伤。 我已整装待发。 小舟已经准备好了。 召唤邻居共游。 看那东方天际的晚霞。
去完善
释义
1. 杜鹃:鸟名,此处象征季节变迁。 2. 管:照管,负责。 3. 催归去:催促人回家。 4. 知渠:他,指杜鹃。 5. 故国:故乡,这里指诗人故乡山西太原。 6. 泪生痕:泪水流下形成痕迹。 7. 那堪:无法忍受。 8. 枕上闻:在枕头边听到。 9. 严装:整理行装。 10. 泛宅:乘船航行。 11. 吴中:江苏苏州一带。 12. 弭棹:停船靠岸。 13. 唤东邻:向东边的邻居打招呼。 14. 江东:长江以东地区,这里代指江南地区。 15. 日暮云:夕阳下的云朵。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名为《菩萨蛮》,是南宋李处全的代表作之一。“菩萨蛮”一词源于唐朝教坊曲,是一种双调小令,即每阕由两个平行乐段组成,每段四句,句式分别为五言、七言和九言。这种形式便于诗人抒发感慨和表达情感。 首联“杜鹃只管催归去,知渠教我归何处。”杜鹃鸟在春天发出哀鸣,往往让人联想到离别与乡愁。这里的杜鹃鸟形象地表达了离别的愁绪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作者以杜鹃鸟的叫声为引子,强调出自己即将离开故乡的心情。接着他自问:“教我归何处?”表达出离家在外漂泊无依的无奈之感。 颔联“故国泪生痕,那堪枕上闻。”这进一步描述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他说自己在故国留下的眼泪已经化为痕迹,难以抚平。更让他难以忍受的是,在这样的夜晚,他还得在枕头上听到催人思乡的杜鹃鸟叫声。这两句诗描绘出了作者内心的痛苦与挣扎。 颈联“严装吾已具,泛宅吴中路。”这里作者表明他已经准备好行装,即将开始新的生活。他选择在江南水乡度过余生,反映出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尽管前路未知,但他仍然坚定信念,勇敢前行。 尾联“弭棹唤东邻,江东日暮云。”作者泊船靠岸,向邻居告别,与他们共话离别之情。此时,太阳即将落山,江边的云朵也被染成金黄色。这一幕画面渲染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氛围,使整首诗的基调得到平衡,也使诗人在即将远离故乡时能够感受到一些安慰。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菩萨蛮》是南宋词人李处全的代表作。词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大约在公元1180年左右。 在这个时期,中国历史上处于宋朝的后期,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相对稳定,文化发展繁荣。但同时,由于金国等北方少数民族势力的威胁,南宋朝廷在国防方面压力较大。李处全作为南宋文人,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敏锐的洞察力,关注国家时局的变化,通过抒发个人情感来反映时代精神。 李处全的人生经历丰富,他曾任户部侍郎、枢密院编修官等职,对南宋的政治现状有着深刻的了解。在他的中年时期,因为不满朝政腐败,辞去了官职,归隐山林,过上了田园生活。这期间,他的文学创作题材广泛,风格多样,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这首《菩萨蛮》正是他在这种人生际遇下创作的。词中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同时,词中也透露出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以及对故土的眷恋之情。总的来说,这首词充分展现了李处全作为一个文人在时代背景下所具有的爱国情怀和人文关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