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咏梅)
微雨眼明处,春信著南枝。百花头上消息,为我赴襟期。松下凌霜古干,竹外横窗疏影,同是岁寒姿。唤取我曹赏,莫使俗流知。
对风前,看雪后,总相宜。碧天如洗,何许羌笛月边吹。一段出群标格,合得水仙兄事,千古豫章诗。鼎鼐付佳实,终待麦秋时。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细雨滋润下的明媚风景中,春天的信息传递到了南边的枝头。百花盛开的消息,是为我赶赴约定而绽放。松树下历经风霜的古树,竹林外倚窗疏离的影子,都是有着共同坚韧品质的伙伴。呼唤大家一起欣赏这美景,别让世俗之人得知。
在大风中挺拔,看雪后的傲骨,总是那么合适。碧蓝的天空如同清洗过一般,那里传来羌笛嘹亮的声音。那份卓尔不凡的品质,仿佛和水仙一同生长,这也是千百年间流传的诗歌。最终成为烹饪美食的材料,等待收获的季节。
去完善
释义
1. "微雨眼明处":这句是说在春雨刚刚润湿大地,视野格外清晰的时节。
2. "春信著南枝":"春信"即春天的信息,"南枝"指南方的树枝,意指春天已经来到了南方的枝头。
3. "百花头上消息":"百花"这里指的是春天盛开的花朵,"头上"在这里是时间上的表达,意思是先于其他花朵盛开。
4. "为我赴襟期":这句话是用拟人化的方式表现梅花不畏严寒,按照自己约定的时间开放。
5. "松下凌霜古干":松树下经受严霜侵袭的古老的树干。
6. "竹外横窗疏影":竹林外的窗户旁,梅花的稀疏花影。
7. "岁寒姿":意指在寒冷季节中依然保持美好姿态的植物。
8. "我曹":我们这些。
9. "俗流":世俗之人,普通人。
10. "对风前,看雪后,总相宜":无论是在风吹之前,还是在雪落之后,都是十分适宜欣赏梅花的景致。
11. "碧天如洗":蓝蓝的天空如同被清洗过一般清澈。
12. "何许":何处,哪里。
13. "羌笛":古代的一种乐器。
14. "月边吹":在这轮明月旁边吹奏曲子。
15. "一段出群标格":这句是对梅花独特品质的赞美,意味着它与其他植物相比,有着更为出众的品质。
16. "合得水仙兄事":"水仙"是梅花的别名,这句是作者把自己比作水仙,表示他对梅花的敬仰。
17. "豫章诗":这里特指描写梅花的诗句。
18. "鼎鼐":古代烹饪用具,这里用来比喻梅花的果实饱满。
19. "麦秋时":收获麦子的时候,这里用来比喻梅树结果实的时期。
去完善
赏析
本词借咏梅展现作者的人格情操和独特审美观。上阕通过对梅花美好形象的描绘,传达了其淡泊名利、高洁不俗的品质。“春信著南枝”展示出梅花传递春天的信息,代表了希望和力量;“松”与“竹”则象征了坚韧和正直的精神风貌。下阕中,“碧天如洗,何许羌笛月边吹”表达出梅花的优美姿态在月光映照下的迷人景致,同时表现出梅花抵御寒冷、面对困难的勇气。此外,作者还暗示了梅花的高尚品格应当受到欣赏和尊重,不应被世俗所污染。整首词赞美了梅花的超凡脱俗,并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