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蓦山溪

标题包含
蓦山溪
梨花过雨,已是春强半。 花恼欲颠狂,兴浑在、秋千架畔。 搔头无语,斜日上帘栊,飞上下,语呢喃,又见双双燕。 鱼吹细浪,镜面摇歌扇。 籍草倒芳尊,亲香茵、落红千片。 追奔蜗角,回首醉初醒,逢节物,且欢娱,莫待流年换。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天的梨花沐浴过春雨,已经是春天的大半时光。繁花绽放得如同烦恼一样热烈,使人兴奋不已,仿佛置身于秋千架旁。用手指轻抚着头发,无言之中,夕阳已经挂在了窗帘上。飞燕在上空低语呢喃,再次看到一双双燕子比翼双飞。鱼儿在水中吹起了波纹,如同轻轻摇曳的歌扇。坐在芳草之上,举起酒杯,香气扑鼻,花瓣飘落在绿草地上。在这个短暂的年华里,回头看看曾经过往的点点滴滴,每一次的欢笑与痛苦都成为生命中最珍贵的记忆。不要等待岁月匆匆流逝,抓住每一个美好时刻,让欢乐始终伴随着我们的脚步。
去完善
释义
1. 蓦山溪:是词牌名,来源于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的一首咏唱游山的诗《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2. 李处全:字无忌,号青山主人,约生活于宋朝时期。 3. 梨花过雨:指梨花在雨中飘零,隐含春光流逝之意。 4. 春强半:意指春天已经过去了一半。 5. 花恼:形容对花朵的眷恋。 6. 颠狂:情绪失控的样子。 7. 兴浑:兴致浓厚。 8. 秋千架畔:秋千附近的景象。 9. 搔头无语:用手指挠头的动作,表现出无奈、困惑的情绪。 10. 斜日上帘栊:夕阳透过帘幕照进室内的场景。 11. 飞上下,语呢喃:燕子在空中飞翔并发出轻柔的叫声。 12. 鱼吹细浪:鱼儿在水中轻轻拨动水波。 13. 镜面:水面如镜面一样平静。 14. 歌扇:古代女子用来遮面唱歌的工具。 15. 籍草:踏在草地上。 16. 芳尊:盛有美酒的杯子。 17. 亲香茵:坐在散发着香味的草垫上。 18. 落红千片:飘落的花瓣密密麻麻。 19. 追奔蜗角:比喻争名逐利的行为如同蜗牛角上的战斗一般渺小。 20. 回首醉初醒:回顾过去沉醉的日子,现在已经清醒过来。 21. 逢节物:遇到应时的节日。 22. 且欢娱:暂且享受欢乐时光。 23. 莫待流年换:不要等到时间流逝才去珍惜。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人们愉悦的心情,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物心理的微妙把握,生动地展示了春日的生机盎然和人们的喜悦之情。上片通过描述梨花的凋谢和燕子的欢快活动,表现出春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活力;下片则以水面波光粼粼和风吹柳絮飘落的场景,渲染出春天的美好气氛。整首词色彩斑斓,情感真挚,既有浓厚的春意,又有深远的哲理,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蓦山溪》是南宋著名词人李处全的一首词。这首词创作于宋宁宗庆元年间(1195-1200年)。 在庆元年间,南宋王朝内外交困,面临着金国的威胁和内部的党争。这一时期,朝廷内部矛盾激化,韩侂胄、赵汝愚等权臣争夺权力,使得政治环境紧张。李处全作为一位文人,对此深感忧虑。他在《蓦山溪》中写道:“天涯一望断人肠,即日秋风叶下黄。”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担忧。 与此同时,李处全的个人生活也颇不平静。他早年丧父,家境贫寒,靠着自己的努力才取得功名。然而,在官场沉浮多年,他并未得到重用,反而因直言进谏而被排挤。这使得他对现实产生失望,感叹自己“世事如云水茫茫”。 总的来说,《蓦山溪》的创作背景是南宋王朝内外交困的时期,以及作者个人在官场上的失意。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这首词的深厚内涵,使其成为一首具有时代特色的佳作。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