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王抚干
江左风流迹已陈,故家余韵更何人。
云霄浩荡开雏凤,岁月峥嵘逼老椿。
三釜未终身大暮,九泉无憾意长春。
北邙山下重回首,片玉空怀万古尘。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江南才子佳人往事已矣,昔日家园韵味今属谁?
如凤凰般翱翔天际,岁月流逝催人老。
一生努力仍有些许遗憾,愿死而无憾情意长存。
重回北邙山故地,怀念过往却只能面对无尽的尘埃。
去完善
释义
《挽王抚干》注释:
1. 江左:长江下游以东的地区,这里指代浙江一带。
2. 风流:指风度、品格。
3. 故家:世代为官的家族。
4. 余韵:留下的韵味。
5. 雏凤:比喻年轻有为的人。
6. 峥嵘:形容岁月漫长。
7. 三釜:指生活清贫。
8. 九泉:指地下、阴间。
9. 无憾:没有遗憾。
10. 长春:春天长存。
11. 北邙山:位于河南洛阳北侧的一座山。
12. 片玉:指美德、才华。
13. 万古尘:指永恒的尘埃。
去完善
赏析
《挽王抚干》是南宋诗人曾丰的一首悼亡诗。在这首诗中,诗人以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表达了对友人王抚干的哀思与悼念。
首联“江左风流迹已陈,故家余韵更何人”,通过对江左风流人物的追思,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敬仰之情。江左地区曾是六朝政治、文化中心的所在地,这里的风流人物已经逝去,他们的遗韵还能传给谁呢?这一问,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怀念。
颔联“云霄浩荡开雏凤,岁月峥嵘逼老椿”,以雏凤和老椿为喻,形象地描绘了友人的才华与品格。雏凤展翅高飞,寓意友人才华横溢,前途无量;老椿则象征友人的刚毅性格和高尚品质。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赞美,也揭示了友人在生活中的艰辛和奋斗。
颈联“三釜未终身大暮,九泉无憾意长春”,诗人通过想象友人临终前的情景,表达了他对友人命运的感慨。虽然友人未能享受到丰厚的物质生活,但在九泉之下,他一定无怨无悔,精神永存。
尾联“北邙山下重回首,片玉空怀万古尘”,以北邙山为背景,诗人回顾了友人的一生,感叹时光流逝,英雄已逝。这片玉,既指友人的美好品质,也暗示了他的诗词作品。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历史的反思。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通过对友人的悼念,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之情,也揭示了对历史沧桑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挽王抚干》是南宋诗人曾丰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作于宋宁宗庆元四年(1198年)。在这首诗中,诗人以真挚的情感悼念已故的王抚干,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当时的历史背景是南宋时期,金国侵略北方,南宋偏安江南,处于战乱之中。在政治方面,权臣韩侂胄当政,主持北伐事宜。科举制度受到冲击,士人阶层地位受到威胁。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文人之间的友谊显得尤为重要。
曾丰与王抚干结交于患难之中,彼此志同道合,感情深厚。然而,王抚干不幸去世,让曾丰感到十分悲痛。他以这首《挽王抚干》寄托哀思,表达对友人的怀念和惋惜之情。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反映出当时文人面临的社会压力和困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