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卜算子(湖州砖墙吴氏女失身于土山张氏作妾)

标题包含
卜算子(湖州砖墙吴氏女失身于土山张氏作妾)
数尽万般花,不比梅花韵。雪压风欺恁地寒,剗地清香喷。 半醉折归来,插向乌云鬓。不是愁人闷带花,花带愁人闷。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经过仔细研读这首诗,我将其翻译成以下现代白话文: 所有的花儿中,没有一朵比得上梅花的韵味。尽管风雪交加,它依然散发出独特的香气。 微醺时折下梅花,插入乌黑的发髻之中。并非因为愁绪而带上花儿,反而是花儿带来了无尽的愁绪。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卜算子:词牌名,又名《百尺楼》《眉峰碧》等。 2. 湖州砖墙吴氏女:这里指代一位生活在湖州砖墙的姓吴的女子。 3. 失身于土山张氏作妾:指这位吴氏女被迫成为土山张氏家庭的侧室。 4. 雪压风欺:形容环境恶劣,风雪交加。 5. 恁地寒:如此寒冷。“恁”是如此的意思,“地”表示程度深。 6. 剗地:整个地面,遍地。 7. 清香喷:散发出浓郁的香气。 8. 半醉折归来:形容诗人微醉的样子,形象地展示出诗人对梅花的喜爱。 9. 插向乌云鬓:将梅花插在乌云般的头发上。形容美人戴花的美丽场景。 10. 不是愁人闷带花:这里的意思是,并非因为忧愁才带着花,而是花儿本身就带着忧愁。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名为《卜算子·湖州砖墙吴氏女失身于土山张氏作妾》,描绘了失去贞操的妇女形象。在众多的花朵中,梅花独领风骚,不论风雪交加,始终散发出扑鼻的香气。这是一种象征手法,暗指女性无论遭遇何种困境,始终保持高尚的品质和纯洁的内心。 接着,词人描述了醉酒后的主人公,她剪下梅花插在乌黑的头发上,寓意着虽然身处黑暗之中,仍渴望光明。最后的两句“不是愁人闷带花,花带愁人闷”则表达了女主内心的矛盾:她并非因为忧愁而佩戴鲜花,而是鲜花本身就承载了她的忧思与苦闷。整首词借物抒怀,以梅花的顽强生命力来歌颂女性的坚韧不屈。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卜算子(湖州砖墙吴氏女失身于土山张氏作妾)》是南宋著名词人曾觌所作的一首描绘民间女子命运多舛的词篇。这首词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约公元1160年左右。 在南渡之后,士大夫们面对国家和民族危亡,其心态往往是痛苦的,一方面怀恋往昔的繁荣安定,另一方面又对现实的窘迫感到无奈。而作为宫廷文学侍从,曾觌更是体会到这种痛楚。他曾直言不讳地表示,自己的词作皆是“消狭妓之言”,并非他本愿如此,而是“世所传玩不置,故不敢复有所择,聊以寓一时之感慨云耳”。他的作品大多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忧虑和彷徨。 在这一时期,曾觌生活波折不断,早年因流放而远离家乡,后来虽得到皇帝的赏识,却仍陷入重重危机之中。南渡后社会动荡不安,政治斗争激烈残酷,这一切都在曾觌的心头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因此,当他看到吴氏女的遭遇时,不禁心生同情,以此为题,创作了这首悲天悯人的词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