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悲秋

标题包含
悲秋
庭臯一叶夜来秋,拍塞乾坤爽气浮。 有客放船芳草渡,何人吹笛夕阳楼。 鲈鱼莼菜季鹰兴,鸿鴈芦花宋玉愁。 碧水映天天映水,淡云如幕月如钩。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白玉蟾(1293年-1368年),原名朱重八,后改名为朱元璋,字国瑞,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他是明朝的开国皇帝,在位三十一年(1368年-1399年),年号洪武。 朱元璋出身贫寒,曾做过和尚和乞...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庭院中的一片叶子预示着秋天的到来,整个宇宙充满了清爽的气息。有客人乘船在芳草渡口,不知谁在夕阳楼的阳台上吹起了笛子。美食和美景让人兴致高昂,就像季鹰离开仕途去品尝鲈鱼和莼菜;而大雁飞过芦花,令人想起宋玉的哀愁。碧蓝的湖水倒映着天空,天空也映射在水中;淡淡的云朵如同幕布,月亮像钩子一样挂在空中。
去完善
释义
1. 庭臯:庭園或宅前的空地,亦泛指庭院。 2. 拍塞:形容充滿或溢滿的狀態。 3. 乾坤:即天地之意。 4. 爽气:清涼,清爽的氣息。 5. 有客:有人。 6. 芳草渡:指的是草木繁茂的水边地帶。 7. 何人:不知道是誰。 8. 夕阳楼:指在夕阳下籠罩的樓房。 9. 鲈鱼莼菜:喻指美食與鄉思。 10. 季鹰:西晉張翰的字,因詩《思吳中賦》憶念家中美酒和美味的魚羹而聞名。 11. 鸿鴈:即大雁。 12. 芦花:蘆葦的花朵,秋天呈現白色,象徵秋天的景色。 13. 宋玉:戰國時期楚國的辭賦家,他的辭賦富於哀愁的情感。 14. 碧水映天:碧綠的水映照著天空。 15. 淡云如幕:形容雲朵輕淡,猶如帷幕一般。 16. 月如钩:月亮像一個鉤子一樣懸掛在天空中。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悲秋”,却并未展现出太多的消极情感。诗人以“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的意境开篇,巧妙地用“拍塞乾坤爽气浮”来表达秋天的清爽之气扑面而来,同时又展现了诗人内心澎湃的情绪。 接下来的诗句中,“有客放船芳草渡,何人吹笛夕阳楼”,描述了河岸旁有人乘船游荡,以及夕阳下有人吹奏笛子,形成了愉悦的画面,使读者感受到秋天的生机和活力。 接着,诗人又借用了古人的故事,“鲈鱼莼菜季鹰兴,鸿鴈芦花宋玉愁”。诗人在这里提到西晋张翰(字季鹰)见秋风起而思乡,以及战国时楚国文人宋玉因秋风而起哀愁的故事,巧妙地融入了自己的情感。 结尾两句,“碧水映天天映水,淡云如幕月如钩”,则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夜景,其中碧水映天、天映水,淡云如幕、月如钩,构成了一幅浑然天成的图画。这里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相融合,让人感受到了秋天的宁静与和谐。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悲秋》是南宋诗人白玉蟾的一首咏秋诗。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末年,具体时间难以考证。然而,从诗中的意境和情感来看,它可能是在诗人晚年时期创作的。在这首诗中,白玉蟾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表达了他对岁月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白玉蟾生活在南宋末年,这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当时,北方金国入侵,南宋朝廷偏安江南,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白玉蟾深感忧国忧民的责任,但他又无力改变现实,因此产生了强烈的孤独感和失落感。这种情感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 在个人生活方面,白玉蟾曾参加过科举考试,但未能取得成功。后来,他放弃了功名,转而投身道教,成为一名道士。他在道教方面的造诣很高,曾被尊为“全真教”的传人。然而,尽管他在道教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内心深处,他还是无法摆脱对世俗生活的眷恋和对故乡亲人的思念。这些复杂的情感都在《悲秋》一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