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
萧瑟兮枫林,呜咽兮岩泉。
于此明月夜,拨动相思弦。
音容尚如昨,恩爱空自怜。
天风吹广寒,夜露飘飞仙。
夫岂不垂念,孤凤谁与眠。
人生亦客寄,胡不俱死遄。
使我向阑干,泪雨如涓涓。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萧条的枫树林中,山间的泉水呜呜咽咽。
在这个明亮的月夜,我拨动了相思的心弦。
你的容颜仿佛还在昨天,但恩爱已成了空谈。
天上的风吹拂着广寒宫,夜晚的露水让仙子翩翩起舞。
你又何尝不想念彼此呢?只是孤寂的凤凰无人相伴入睡。
人生如同短暂的过客,为什么不一起离去?
让我面对栏杆,泪水如雨洒落,汇集成小溪。
去完善
释义
1. 萧瑟:指冷落萧条的景象,这里形容枫叶树林的凋零景象。
2. 呜咽:形容低沉悲伤的声音,这里用来描述山间流泉的声响。
3. 广寒:广寒宫,即嫦娥居住的地方,此处借指遥远的月亮。
4. 夜露飘飞仙:在夜间寒露的湿润中,仿佛看到仙女飘飘起舞。
5. 孤凤:孤独的凤凰,比喻独自伤感的女子。
6. 胡不俱死遄:为什么不一起去死呢?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思亲、思友的诗词,诗人在此表达了他深切而悠长的思念之情。诗歌以萧瑟的枫林和呜咽的岩泉为开篇,营造了一种苍凉、孤独的氛围。而在这样的环境之下,诗人却在月色中拨动了他的相思之弦,这是诗人在寂静夜晚中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亲人的深深思念。接着,他提到音容笑貌依然如故,但曾经的恩爱却只剩下了自己的惋惜和无奈。在这份深深的哀思之中,诗人设想了那天上的风或许能吹到广寒宫,夜晚的露水也似仙女飘飘欲仙。然而,自己却被孤独环绕,无人能共话心事。进而,诗人发出了人生的感慨,认为人生本就如同过客,既然如此,为何不能一同赴死呢?这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质疑和对生死的思考。最后,他以自己倚靠栏杆,泪水如雨一般潸然而下结束全诗,使整首诗显得深沉、痛切。这首诗歌充分展示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人当时的情境之中,感受其情感的波澜起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相思》是南宋诗人白玉蟾的一首五言绝句,创作于公元1200年左右。白玉蟾,本名葛长庚,字白叟,号海琼子、海南翁等,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书画家和道士。他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尤其以诗歌最为著名。
在《相思》这首诗的创作时期,南宋正处于金兵南侵的战乱时期。白玉蟾作为一位爱国文人,目睹了国家的动荡和民众的苦难,因此他的诗作具有浓厚的忧国忧民情怀。在这段时间里,白玉蟾的人生经历也非常坎坷,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始终未能考中,这使得他对现实社会产生了深深的失望。
此外,这个时期的南宋社会,理学逐渐兴起并成为主流思想。白玉蟾作为一位道教徒,他的思想受到了理学的深刻影响。在他的诗歌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于人生哲理、道德修养等方面的思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