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吴令君
吾欲赠君以彭泽江边之柳,不如赠君以傅岩野外之梅。
柳色但知管离别,梅花独首百花开。
花开虽托桃李径,成实终为廊庙材。
冰霜清冷溪桥侧,聊与人间作春色。
日边调鼎待君来,已闻驿使传消息。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想送你彭泽江边的柳树,但不如送你傅岩野外的梅花。柳枝只关注别离的场景,而梅花独自引领百花开放。虽然花季中在桃李树下绽放,但它最终会成为国家栋梁之材。它在寒冷的溪水边静静成长,给人间带来春天的气息。我期待你在日出的地方助我一臂之力,已听说驿站传来你的消息。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吴令君:未详所指,可能是指某位姓吴的县令或地方长官。
2. 彭泽: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境内,这里代指江西地区。
3. 傅岩:位于今山西省平陆县东,相传为商朝贤臣傅说隐居之处。
4. 桃李径:原指桃花李花盛开的郊野,这里指桃李满天下。
5. 成实:果实成熟,这里指培养成人才。
6. 廊庙:古代朝廷的正殿,这里代指朝廷。
7. 冰霜清冷:形容寒冷的环境,象征吴令君所面临的各种困难挑战。
8. 日边:太阳旁边,这里指朝廷。
9. 调鼎:掌管烹饪,这里指管理国家政务。
10. 驿使:传递信息的使者,这里指朝廷派来的使者。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赠别和鼓励的诗。诗人借助于形象的比喻,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祝愿和期待。诗中将友人比作彭泽江边的柳,既有离别之意,又有思念之情;而将友人的才华比作傅岩野外的梅,寓意着友人的出色才能必将独占鳌头。同时,诗人勉励友人即使暂处困境,也要坚持信念,因为“花开虽托桃李径,成实终为廊庙材”,相信他最终会为国家所用。最后,诗人在描绘了冰雪中梅花的傲骨和生机后,表达了期待友人早日建功立业的愿望。全诗情感真挚,寓意深远,给人以鼓舞和力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吴令君》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吴儆在公元1159年创作的。
在这一年里,中国的政治局势动荡不安。金国南侵,与南宋之间的战争持续不断。此时的皇帝宋高宗赵构在位多年,虽然表面上国泰民安,但朝廷内部的斗争却日益加剧。文人士大夫们在这个时期纷纷投身于抗金事业,希望能为国家民族出一份力。
吴儆作为当时的文人,对国家的命运深感忧虑。他曾在朝廷任职,但因为性格耿直,多次受到排挤。在与朋友们的交往中,他常常抒发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在他的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国家民族的热爱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在这首《送吴令君》中,吴儆以深厚的友情和坚定的信念,表达了对友人吴令君的鼓励和祝福。他希望吴令君能够在任期内为百姓谋福利,为国家做出贡献。同时,这首诗也是吴儆对自己人生的激励,他在面对困境时,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