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读传灯录二首 其二

标题包含
读传灯录二首 其二
家家门前火把子,半夜愚夫说相似。 碧天如水月如钩,古今流落闲名字。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清远,俗名李远杰,法号释清远,1963年出生于台湾。他是一位著名的禅宗法师,也是一位教育家、作家和诗人。 释清远在年轻时曾是一名工程师,后来因为对佛法的信仰与追求,决定出家为僧。他在台湾佛光山星云...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家家户户门前灯火通明,夜半时分,愚夫们在谈论着相似的话题。 天空如同碧水,月光如同一弯钩,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在这浩瀚宇宙中留下了他们的姓名。
去完善
释义
1. "读传灯录二首": 这是诗的题目,表示这首诗是作者在阅读《传灯录》这部书时创作的组诗中的第二首。"传灯录"是一种佛教史书,记录了历代禅宗高僧的言行和事迹。 2. "释清远": 作者的名字,他是宋朝的一位僧人。 3. "家家门前火把子": 火把子,即火把,这里用来比喻禅宗的薪火相传。这句诗的意思是,禅宗的思想在家家户户门前传承。 4. "半夜愚夫说相似": 这句诗是说,有些愚夫在半夜还在谈论禅宗的思想,但他们的理解往往流于表面,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5. "碧天如水月如钩": 描述了天空中月亮高悬的景象,碧天如水,月亮像钩子一样挂在天上。 6. "古今流落闲名字": 这句话是说,从古到今,很多高僧虽然被人们所知道,但他们真正的高尚品质却并不被世人理解。这里的"闲名字"指的就是那些被人所知,但实际上并没有得到充分理解和尊重的高僧的名字。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描绘了生活中的寻常景象,却蕴含了深远的哲理。诗中“家家门前火把子”以及“碧天如水月如钩”两句形象地描述了普通百姓生活中常见的夜晚景象,突出了世间事物的普遍存在和自然规律。而“半夜愚夫说相似”则寓意着人们在面对现实时,往往容易陷入相同的困境与误解。最后一句“古今流落闲名字”意味着在时光的长河中,众多英雄豪杰犹如过眼云烟,他们的功绩与名声不过成为了历史长河中闲散的符号。整首诗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的轮回及生存的无奈,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变幻、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读传灯录二首 其二》是宋末元初时期的一位著名僧人、诗人和书法家释清远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3世纪后期至14世纪初期。 在这个时期,释清远正经历了人生的沧桑巨变。作为一位出家人,他一度云游四方,寻访名山古刹,广交文友。然而,由于社会动荡和战乱不断,释清远的生活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他曾被迫离开自己钟爱的寺庙,四处流浪,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尽管如此,他仍然坚持禅修,坚守信仰,以诗歌书法为寄托,抒发自己的感慨和对生活的热爱。 在释清远所处的时代,即宋末元初,中国正处于一个历史的转折点。随着蒙古帝国的崛起,中原地区逐渐被征服,南宋王朝最终灭亡,元朝取而代之。这一时期的战乱和社会动荡,使得许多文人墨客选择遁入空门,寻求心灵的慰藉。释清远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为了一名虔诚的佛教徒,并通过诗歌表达了他的宗教情怀和人文关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