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月夜听僧化宜弹琴

标题包含
月夜听僧化宜弹琴
蜀国有良工,孙枝斵古桐。 逢师写流水,为我益清风。 淡恐时心厌,幽蕲世耳聪。 坐来明月满,无语讼庭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赵抃(998年-1062年),字阅道,号知非子,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州市)人。北宋名臣、文学家,以清廉著称,被誉为“铁面御史”。 赵抃于宋真宗咸平年间中进士,历任殿中侍御史、右司谏、尚书都官员外郎等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四川有位技艺高超的工匠,他用锯子削斫古老的桐木。 遇到一位善画流水的师傅,他让我感受到更多清凉的风。 淡淡的画面恐怕会让人们生厌,我希望能让世界听到它的幽雅之声。 坐下来看那明亮的月光洒满庭院,一切都如无言的寂静一般美好。
去完善
释义
1. 蜀国:古代四川地区的称谓。这里代指四川地区。 2. 良工:技艺高明的工匠。这里特指琴师。 3. 孙枝:即梧桐木的细枝。这里的“孙枝”与下一句的“斵古桐”相互呼应,意指斫取古桐木制成琴。 4. 斵:削,砍伐。 5. 流水:比喻音乐的美妙旋律。这里特指描绘水流的乐曲。 6. 清风:清凉的风。这里指琴声带来的凉爽感觉。 7. 淡恐时心厌:意为清音令人心静,不必担心会让人觉得单调乏味。 8. 幽蕲:意谓期待人们能够细心聆听这优美的琴声。 9. 坐来:坐着的时候。 10. 明月满:形容月色明亮。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僧人化宜在月下听琴的情景。开篇两句点明了蜀地有一位技艺高超的匠人,用古桐木制作了一把优美的古琴。接着四句描述了化宜和尚弹奏的曲子如流水般流畅,为诗人带来了清凉的风。这种音乐虽然淡雅却令世人陶醉其中,如同明月洒满庭院,使人心旷神怡,忘却尘世的烦恼。整首诗展现了诗人在宁静的夜晚欣赏美妙音乐的愉悦心境,同时也赞美了琴艺的高超和音乐的感染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歌《月夜听僧化宜弹琴》是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文人赵抃在任杭州知州期间所作。赵抃作为一位亲民的政治家,在职期间勤于政务,严于自律,廉洁奉公,被尊称为“铁面御史”。 在这个特殊时期,赵抃受到琴艺精湛的僧人化宜的启发,欣赏了他在月光下弹奏的美妙乐曲。目睹了僧人的高雅风度和愉悦心境,使赵抃不禁心旷神怡,触景生情,即兴挥毫写下此诗。 这一时期的背景知识涉及到北宋初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状况,也反映了佛教文化在民间的广泛传播及士大夫阶层对佛学的浓厚兴趣。这首诗既展示了赵抃在杭州任职期间的政绩和声望,又突显了他在文化艺术领域的修养和才情,成为了赵抃个人品质与才华的象征。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