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燕子楼中,又挨过、几番秋色。
相思处、青年如梦,乘鸾仙阙。
肌玉暗消衣带缓,泪珠斜透花钿侧。
最无端、蕉影上窗纱,青灯歇。
曲池合,高台灭。
人间事,何堪说。
向南阳阡上,满襟清血。
世态便如翻覆雨,妾身元是分明月。
笑乐昌、一段好风流,菱花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可笑那乐昌公主虽有一段风流佳话,最终也不过是菱花镜碎,留下遗憾罢了。
去完善
释义
乐昌:指南朝陈后主宠妃乐昌公主,其破镜重圆的故事广为流传;菱花缺:镜子破损,比喻人生残缺。
去完善
赏析
此词开篇点明“燕子楼”的背景,通过描绘深闺中的孤独与愁绪,营造出一种凄美而幽怨的氛围。作者巧妙地将个人遭遇与历史典故相结合,既表达了对国家兴亡的沉痛感慨,又彰显了自己坚贞不屈的精神。
上阕着重描写内心情感的变化,“肌玉暗消”、“泪珠斜透”等细节刻画,生动展现了主人公的憔悴与哀伤。同时,“蕉影上窗纱,青灯歇”一句,进一步强化了环境的孤寂与压抑感。
下阕转入议论与抒怀,“曲池合,高台灭”两句,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了盛衰无常的主题。“世态便如翻覆雨,妾身元是分明月”则是全词的核心所在,以自然景象为喻,凸显了作者坚守初心的决心。结尾提到乐昌公主的故事,看似轻松一笑,实则蕴含无限悲凉,暗示即使有过短暂的团圆,也无法改变悲剧性的命运。
整首词结构严谨,语言凝练,情感充沛,兼具个人情怀与家国大义,堪称文天祥词作中的佳品。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南宋末年,文天祥被囚禁期间。此时的文天祥已过不惑之年,经历了亡国之痛与身陷囹圄的苦楚。在燕子楼中度过一个又一个萧瑟秋日,他回忆起年少时的理想抱负犹如梦幻,而今却只能在孤灯下黯然神伤。词中借女子口吻抒发了对故国的思念,也暗喻自己坚贞不屈的气节,即便世事无常如雨打浮萍,也要像明月般保持高洁品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