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时(1008-1064年),字子厚,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钱时自幼聪颖过人,博览群书,才华横溢。嘉祐二年(1057年),他参加科举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的论文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名列进士及第。此后,他在朝为官,历任翰林学士、尚书左丞、礼部尚书等职,积极参与政治改革,提倡“新法”,力图振兴国家。
钱时在文学方面成就斐然,他的诗、词、散文都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代表人物。他的散文以议论为主,逻辑严密,说理透彻,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他的词作则以其豪放不羁的风格和深沉的情感表达而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
在书法方面,钱时擅长行书和楷书,其书法作品潇洒飘逸,气势磅礴,被誉为“苏黄米蔡”四大书法家之一。此外,他还是一位杰出的画家,尤其擅长山水画,他的作品以笔墨精湛、意境深远而著称,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
钱时一生勤奋好学,为人正直,关心民生,深受百姓爱戴。然而,由于他在政治上主张改革,触犯了保守势力的利益,晚年受到排挤,被贬谪到黄州、惠州等地。尽管如此,他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为民造福,留下了许多感人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