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里中有虚传榜帖者

标题包含
里中有虚传榜帖者
榜帖虚传哄里闾,聚门如束散如驱。 莫言此个无端的,世上浮名总是虚。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钱时(1008-1064年),字子厚,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钱时自幼聪颖过人,博览群书,才华横溢。嘉祐二年(1057年),他...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里:古代的一种居民组织,相当于现代的乡或镇。 2. 虚传:虚假的传播。 3. 榜帖:告示牌或公告。 4. 哄:吵闹、喧哗。 5. 闾:指里巷的大门,泛指乡里。 6. 聚门如束:聚集在一起就像被束缚一样。 7. 散如驱:分散开就像被驱赶一样。 8. 无端的:没有原因的。 9. 浮名:虚名、空名。
去完善
赏析
《里中有虚传榜帖者》是南宋诗人钱时的一首讽刺诗。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一个虚构的榜帖事件的描述,揭示了世人对于虚名浮利的盲目追求。 首先,诗人通过描绘榜帖事件的发生,展示了人们在虚名面前的表现。“榜帖虚传哄里闾,聚门如束散如驱”,人们为了争得虚名,聚集在一起如同被束缚住,而一旦失去名利,又如同被驱赶一般四散而去。这种景象,生动地刻画了人们在虚名面前的丑态。 然后,诗人进一步指出,这种盲目追求虚名的现象并非个案,而是普遍存在于世间。“莫言此个无端的,世上浮名总是虚”,诗人告诫我们,不要认为这种现象是无缘无故的,实际上,世上的浮名都是虚幻不实的,不值得人们去争夺。 整首诗以讽刺的笔触,揭示了人们在虚名面前的丑态,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人盲目追求虚名的无奈和谴责。同时,诗人也提醒我们要看清浮名的本质,不要被虚名所迷惑,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里中有虚传榜帖者》,作者是宋代诗人钱时。钱时(生卒年不详),字子是,号融堂,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宁宗嘉定四年(1211年)进士,调溧阳簿,知宜州、安南国。南宋著名理学家和教育家。官至秘阁修撰,知枢密院事。这首诗歌写于南宋时期,这个时期的文人普遍关注社会现实,并希望通过诗歌来反映民间疾苦和表达对社会现象的关切。 钱时在南宋期间担任过多种职务,其人生经历丰富多样。在官场生涯中,他关注民生问题,对于民间的假造文牍、欺诈行为深恶痛绝。这首诗正是他在处理这类案件时所创作的,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良风气,表达了诗人对公正和诚信的追求。 南宋时期,科举制度日渐成熟,读书人为求功名而日趋热衷于应试。然而,由于官僚体制腐败,不少文人通过行贿等手段取得功名,这种现象在当时十分普遍。钱时作为一位关心民生的官员,对这些不道德的行为深感痛心。因此,在这首诗中,他以讽刺的手法揭示了虚伪、欺诈的社会现象,呼吁人们保持诚信为本的品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