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途归路
山花荣,山禽鸣,绿杨碧涧声泠泠。
此时山翁寻故人,笋舆伊轧兮度密穿青,且行且止兮草软沙平。
溪云山雨相送迎,冲口而出我诗成。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山间花开绚烂,山间的鸟儿在欢快地歌唱,翠绿的杨树伴着清澈的小溪流水潺潺。
此时山中老者寻找旧友,乘坐着竹制的轻便小车穿越丛林,一路走走停停,沿途只见草地柔软、沙滩平整。
云彩伴溪,雨水滋润山林,眼前美景激发诗意,自然而然地脱口而出我的诗篇。
去完善
释义
1. 横途:指狭窄的小路。
2. 归路:返回家乡的路。
3. 山花荣:山花开得茂盛。
4. 山禽:生活在山间的鸟类。
5. 绿杨碧涧:绿色的柳树与清澈的溪流。
6. 泠泠:形容声音清越。
7. 山翁:隐居山林的老人,此处是作者自指。
8. 故人:旧友,这里指作者的友人。
9. 笋舆:竹制的轿子,轻便快捷。
10. 伊轧:象声词,形容车子行进的声音。
11. 度密穿青:穿越密林与青山。
12. 且行且止:一边走一边休息。
13. 溪云:溪边的白云。
14. 相送迎:相互映衬。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一幅山中隐居者寻找故人的画面。诗人通过对山花、山禽、绿杨、碧涧等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春日山中的美好景象。同时,“笋舆伊轧兮度密穿青”和“且行且止兮草软沙平”两句,生动地描述了诗人乘着竹轿在山中穿行的情景,传达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整首诗语言质朴,韵律优美,诗人以真诚的笔触描绘了在山野之间与故友相逢的喜悦,表达了远离世俗纷扰、追求恬静生活的理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横途归路》是宋代诗人钱时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宋末元初,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发。钱时作为一名文人,深感民间疾苦,因此他的诗歌多关注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
在创作这首《横途归路》时,钱时可能已经历了人生的起伏波折。他年轻时曾考取功名,但后因故被贬谪。在这段时期,他深入民间,亲眼目睹了百姓的生活困境,这使他更加关注民生问题。
同时,宋末元初时期,中国正处于宋、金、蒙古三国鼎立的格局。这一时期,战争频繁,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钱时作为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诗人,他以自己的笔记录下百姓的苦难,表达了他对民生的关切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