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不登蜀阜梅盛开二首 其一
賸觉工夫通草圣,畧无闲暇问花神。
国香早是将春到,也趁梅花候主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觉得时间都用来研究草书书法了,基本没有空闲去欣赏花卉。春天已经来了,梅花也开始绽放,它们似乎也在等待主人的到来。
去完善
释义
1. "数日不登蜀阜":"蜀阜"指四川地区的高地,这里用来比喻成都等繁华的都市。整句意思是这几天没有去繁华的城市。
2. "賸觉工夫通草圣":"賸觉"意为剩下的时间,"工夫"原意是时间,这里引申为闲散的时间。"通草圣"是指将草书写得如同圣手一样好。整句意思是剩下的时间里可以练习书法。
3. "畧无闲暇问花神":"畧无"是无的意思,"闲暇"是空闲的时候,"花神"是对花的拟人化称呼,象征着春天的美好。整句意思是没有时间去欣赏春天的美景。
4. "国香早是将春到":"国香"是一种花的名字,这句诗是说国香这种花早早地把春天带来了。
5. "也趁梅花候主人":"梅花"也是一种花名,"候主人"是等待主人的到来。这句诗是表示梅花也在等待着主人来欣赏它。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钱时的作品。从题目中可以看出,诗人在数日未登上蜀阜(四川的一座山)之后,发现梅花开得正盛。诗人以草圣(即书法家张旭,因其草书技艺高超而著称)自比,表达出自己在忙碌之中无暇顾及身边的美好景致。然而,当他注意到梅花盛开的时候,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已经来到身边,于是他决定要趁着梅花盛开的时机,好好欣赏这美丽的景象,同时也期待着与友人一同分享这份喜悦。
在这首诗中,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许多象征手法。他将“国香”(指梅花)比作春天的使者,强调梅花的美丽和香气弥漫的特点,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生机的春天里。同时,诗人还将梅花拟人化,用“候主人”来形容梅花等待人们来欣赏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数日不登蜀阜梅盛开二首 其一》是南宋诗人钱时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后期,大约公元1250年左右。
在这个时期,钱时正处于人生的鼎盛阶段,他曾任国子监祭酒、秘书监等官职,学识渊博,文名远播。然而,他并不满足于现实的功名,时常以隐逸之志自许。他的诗歌多表现自己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对世事的淡泊态度,如《数日不登蜀阜梅盛开二首》这组诗就是典型的代表。
在南宋后期,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不安。钱时身处这个环境,虽然身居高位,但内心却对现实深感不满。这种心态反映在他的诗歌中,就是对自然景物的赞美和对世俗纷扰的回避。《数日不登蜀阜梅盛开二首 其一》正是这种心境的写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