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后书事
时候频过小雪天,江南寒色未曾偏。
枫汀尚忆逢人别,麦陇唯应欠雉眠。
更拟结茅临水次,偶因行药到村前。
邻翁意绪相安慰,多说明年是稔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季节经常在小雪时节交替,江南的寒冷程度并无特别偏重。
枫叶依旧记得和人们告别的场景,麦田只应该有缺少野鸡栖息的地方。
我更想在河边建一座茅屋,偶尔因为散步来到村前。
邻居老者的心情得到了安慰,他们总是说明年是丰收的一年。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时候频过:指季节经常经过。
2. 小雪天:二十四节气中的小雪时节。
3. 江南:长江下游地区。
4. 寒色未曾偏:表示寒冷的感觉没有偏向某一方。
5. 枫汀:长有枫树的汀洲。
6. 逢人别:指与人告别。
7. 麦陇:麦田。
8. 唯应:应该只有。
9. 欠雉眠:指野鸡还没有冬眠。
10. 更拟:打算。
11. 结茅:建立简陋的住房。
12. 水次:河边。
13. 行药:散步时采集草药。
14. 村前:村庄前面。
15. 邻翁:邻居的老人。
16. 意绪:情绪。
17. 相安慰:互相安慰。
18. 多明:频繁表明。
19. 年是稔年:丰收的一年。稔年,丰收之年。
去完善
赏析
《小雪后书事》这首诗描绘了小雪节气后的江南风光以及诗人的心境。诗人以时节为主线,通过枫叶、麦陇、村前等景象的描绘,展示了江南地区在小雪时节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气息。首联“时候频过小雪天,江南寒色未曾偏”点明了季节和地点,描述了江南地区在小雪节气时的气候特征。颔联“枫汀尚忆逢人别,麦陇唯应欠雉眠”则分别通过对枫叶凋零的回忆和对麦陇景象的描述,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颈联“更拟结茅临水次,偶因行药到村前”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在山水之间建立一处宁静的住所,享受田园生活的愿景。尾联“邻翁意绪相安慰,多说明年是稔年”则揭示了邻里之间的深厚感情,以及诗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向往。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小雪后书事》是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858年,此时唐朝正处于晚唐时期,国力逐渐衰弱,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在这一时期,陆龟蒙作为一位博学多才的文人,他对国家的兴衰和百姓的生活有着深刻的关注。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取得成功,这使得他对于官僚体制产生了一定的反感。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的理想,而是选择将自己的才华投入到诗歌创作中,以此来表达自己对国家和社会的思考。
在《小雪后书事》这首诗中,陆龟蒙通过对小雪后的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季节变换的感慨。同时,他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于国家和百姓命运的关切。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晚唐时期的社会动荡和人民生活的艰辛,这也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更为深刻的历史内涵。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