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奉祠太一

标题包含
奉祠太一
冬冬鼛鼓不勤民,幻出琳宫远世尘。 风咽呗声金殿邃,日移幡影石坛新。 云軿摇曳来三境,雾帐凄迷妥十神。 堪笑茂陵成左计,虚将枣脯候秋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葛立方(1092年-1164年),字方叔,号野堂,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出生于浙江绍兴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勤奋好学,才华横溢。 在政治生涯中,葛立方历任国子监丞、太常博士、尚书工部员外郎、礼部侍郎...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冬日里的小鼓不再叫醒百姓,展现出远离尘世喧嚣的精美宫殿。 幽深的金殿中传来风声和僧人诵经的声音,太阳移动,旗帜的影子也在石台上不断变换新的形态。 云雾中的车辆轻盈地来到了仙境,雾气弥漫的帐篷中供奉着十位神仙。 真是可笑啊,那些试图借助神仙的力量达成愿望的人,白白地将红枣摆在那里等待春秋季节的到来。
去完善
释义
1. 冬冬:象声词,敲击声,此指太一神祭祀时的敲鼓声。 2. 鼛鼓:古代一种大鼓,此指太一神祭祀时所敲之鼓。 3. 不勤民:不为人民勤勉工作,此言太一神掌管万事而不闻人间琐事。 4. 琳宫:富丽堂皇的宫殿,此处指太一神庙。 5. 风咽呗声:形容声音随风消散。呗声,梵呗之声,佛教中唱诵经咒的声音。 6. 金殿邃:形容华丽的宫殿深处。金殿,华贵的宫殿;邃,幽深。 7. 日移幡影:太阳照耀下幡旗的影子在移动。 8. 云軿:神话传说中仙人乘坐的车子。 9. 三境:道教所指的天上、地下、人间三个境界。 10. 雾帐凄迷:形容烟雾弥漫的景象。 11. 妥十神:安置好十位神仙。 12. 堪笑:可笑的是。 13. 茂陵:汉武帝陵墓,位于今陕西兴平市。 14. 成左计:指汉武帝求长生不老药一事。左计,失策的打算。 15. 虚将枣脯:白白地等待枣脯(长生药物)。
去完善
赏析
《奉祠太一》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祭祀“太一”时的所见所思。首先诗人以“冬冬鼛鼓不勤民”开头,通过描写祭典中的鼓声,营造了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暗示人们正在参与一个神圣的仪式。接下来,诗人描述了祭祀场所的华丽与庄严:“琳宫”意为华丽的宫殿,“金殿邃”描绘了庙宇的高大宏伟,“日移幡影石坛新”则传达了日光照耀下的庙宇显得格外的新颖。 之后,诗人通过“云軿摇曳来三境,雾帐凄迷妥十神”两句表达了自己对于神秘世界的想象,也是对信仰的一种赞美。这里的“三境”和“十神”都是指代道教的神明,寓意着诗人在这个神圣的场所感受到了神的降临。诗人借此表现出自己在心中设立了一个充满宗教氛围的精神家园。 最后,诗人通过比较汉武帝建造陵墓以求神仙相助的典故,批判了虚妄的行为:“堪笑茂陵成左计,虚将枣脯候秋春。”诗人用嘲笑的口吻指出汉武帝筑陵求仙的做法是徒劳无功的,提醒人们在信仰上应保持理性,勿被虚幻的事物所迷惑。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构建了一幅生动的祭祀场景,并通过诗人的观察和思考,传达出了深刻的哲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奉祠太一》是宋代诗人葛立方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公元1127年至1279年之间。这一时期,正值宋朝的南渡时期,北方领土沦陷于金国,南宋政权偏安江南一隅,社会动荡不安。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葛立方作为一名文人,对国家的命运和个人的人生际遇有着深刻的思考。他在诗中表达了个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个人遭遇的无奈。奉祠太一,体现了他对道教信仰的崇敬,希望借助宗教的力量为国家和个人带来平安与祥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