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亭
买花不惜万钱空,点缀芳菲似画工。
十样锦机翻剑外,一年春色在壶中。
醒来莫遣风吹碧,醉里何妨烛映红。
待得他年成步障,寄书来唤苇溪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愿意花费巨资购买鲜花装点生活,把生活中种种美好描绘得像一幅幅画作。每当闲暇时,总会想到那些美丽的景致,就像在画中一样令人陶醉。
醒来时不让风吹走绿意,沉醉时却欣赏火红的灯光。珍惜当下,期待将来,用这些美好的画面编织未来的日子。到时候再来呼唤我一起分享这些时光吧。
去完善
释义
《锦绣亭》是宋朝诗人赵鼎臣创作的一首描绘春天景象的诗。以下是注释:
1. 买花不惜万钱空:本句形容春天到来时,人们争相购买花卉装点家园的情景。"万钱空"表示花费很多钱。
2. 点缀芳菲似画工:本句描述了花卉装点的美丽景色,仿佛是出自画家的手笔。"芳菲"指花草的香气。
3. 十样锦机翻剑外:这句意思是繁花似锦的美景就像是在剑门关以外的风景一样。"锦机"指的是织锦的工具,这里借指繁花似锦的景象;"剑外"是指四川省剑阁县以北的地方,代指远离京城的偏远之地。
4. 一年春色在壶中:这句意味着作者认为整个春天的美景都在这亭子之中。"壶中"原指道家的神仙洞府,这里借指锦绣亭。
5. 醒来莫遣风吹碧:本句提醒人们在赏花时要保护好花朵,不要让春风吹折了它们。"莫遣"即不要使,"风吹碧"意为风吹过绿色的花朵。
6. 醉里何妨烛映红:本句表达出作者陶醉于眼前的美景,借助烛光将红花映衬得更加艳丽。"何妨"即不妨。
7. 待得他年成步障:这句诗设想未来的某一天,这里的花卉会成为美丽的屏障。"步障"是指用以隔断道路或视线的屏风或篱笆。
8. 寄书来唤苇溪翁:最后一句说等到这些花卉长成步障时,作者会写信给苇溪的老翁,邀请他们一起来欣赏这片美景。"苇溪翁"是指居住在苇溪一带的老人。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和表达诗人生活态度的诗。诗人通过对鲜花的描绘,表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他不惜花费大量金钱去购买鲜花,使春天的景象更加丰富多彩。诗人还运用了“十样锦机翻剑外,一年春色在壶中”的比喻,将春天的美好比作一壶美酒,让人陶醉其中。诗人表达了对自己生活态度的追求:在清醒时要珍惜眼前的美景,而在醉酒时也要享受生活的乐趣。最后,诗人期待着未来的一天,自己能够成为他人眼中的风景,并邀请朋友共赏这美好的景色。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锦绣亭》是宋代诗人赵鼎臣所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通过对锦绣亭周围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宋仁宗时期(1023-1063年),这个时期正是北宋中叶,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发展迅速,为诗人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赵鼎臣生卒年不详,但其人生经历和创作活动主要集中在北宋时期。他曾任知州、尚书郎等官职,晚年辞官回乡,过着隐逸生活。他的诗歌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表达个人情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在《锦绣亭》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锦绣亭周围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北宋时期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赵鼎臣作为一位政治家、文人,通过自己的诗歌作品,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繁荣景象和人民的生活风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