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东山
草木得新露,袭人吹冷香。
泉水夜相激,衾枕自清凉。
我携谪仙人,眉目秀而长。
高怀洗尘累,抵掌论老庄。
若人不世有,此景那可忘。
终当跨皓鹤,同作云间翔。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植物得到新生露水,轻拂动人心扉的清冷香气。
山泉在夜晚相互激荡,让我的床被感到分外凉爽。
我挽着这名如谪仙的人儿,面容清秀且悠长。
她胸怀广阔能洗净世俗烦恼,我们抚掌谈论老子和庄子的思想。
这样的美好时光世上难寻,怎会忘记这风景。
终究有一天,我将与她同乘仙鹤,一起翱翔于云端。
去完善
释义
1. 东山:这里指位于福建省福州市东部的“鼓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2. 草木得新露:描述秋天清晨时分,草木上凝结着晶莹的露水。
3. 袭人吹冷香:冷香指的是秋天的桂花香;“袭人”意指香气迎面扑来,让人感觉清新宜人。
4. 泉水夜相激:夜深人静时,听到山上泉水的响声。
5. 我携谪仙人:诗人以李白自比,这里是用李白的比喻来形容邓肃。
6. 高怀洗尘累:远离尘世纷扰,保持高尚的品质与情操。
7. 抵掌论老庄:谈论道家哲学老子和庄子的思想,用以表现诗人的超脱心境。
8. 若人不世有:赞美邓肃的人才世间罕见。
9. 终当跨皓鹤:表达渴望能像仙鹤那样在云间飞翔,翱翔于天际。
去完善
赏析
《游东山》是宋朝诗人邓肃的一首描绘自然美景和与友人畅谈的诗篇。首联“草木得新露,袭人吹冷香”描述了初秋时节的东山,草木因清晨的露水而显得生机勃勃,迎面吹来的风带来阵阵凉意和花草的香气。接着,颔联“泉水夜相激,衾枕自清凉”以泉水的哗啦声和夜晚山谷的清凉氛围表现诗人沉浸在大自然的环抱中,心灵得以慰藉。
颈联“我携谪仙人,眉目秀而长”则是描写邓肃邀请好友一同游览东山的情景。他将友人比作天上降谪的仙人,并赞美他们的气质和才情。同时,“高怀洗尘累,抵掌论老庄”表现出诗人与友人们一起沉浸在老庄哲学的高尚情怀中,暂时忘却世俗的烦恼和纷扰。尾联“若人不世有,此景那可忘。终当跨皓鹤,同作云间翔”则传达了邓肃希望自己和友人都能像传说中的神仙一样,遨游在白云之间,过上逍遥自在的生活。整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浓烈的情感勾勒出一幅令人向往的画面,充分展示出邓肃游东山时所感受到的美好景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游东山》是南宋诗人邓肃所作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具体年代已无法考证。邓肃作为南宋的一位著名文人,其作品主要以诗歌和散文为主,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在邓肃所处的时代,南宋正处于金国的威胁之下,国家局势动荡不安。在这种背景下,邓肃选择通过游览山水来逃避现实,寻求心灵的慰藉。东山的壮丽景色使他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同时也让他想起了自己坎坷的人生经历。
邓肃的一生经历了许多磨难。他曾因为直言敢谏而被贬谪,甚至一度被流放。然而,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不畏权贵,敢于直言。这种坚定的意志使得他在面对人生挫折时仍然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以欣赏美景的方式抒发了心中的情感。
总的来说,《游东山》这首诗是在邓肃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生活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感慨。
去完善